第59章 血病门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医学衷中参西录",免费读到尾

  1.吐血证

  天津张xx,年三十五岁,得吐血证,年余不愈。

  病因禀性褊急,劳心之余又兼有拂意之事,遂得斯证。

  证候初次所吐甚多,屡经医治,所吐较少,然终不能除根。每日或一次或两次,觉心中有热上冲,即吐血一两口。因病久身羸弱,卧床不起,亦偶有扶起少坐之时,偶或微喘,幸食欲犹佳,大便微溏,日行两三次,其脉左部弦长,重按无力,右部大而芤,一息五至。

  诊断凡吐血久不愈者,多系胃气不降,致胃壁破裂,出血之处不能长肉生肌也。再即此脉论之,其左脉之弦,右脉之大,原现有肝火浮动挟胃气上冲之象,是以其吐血时,觉有热上逆,至其脉之弦而无力者,病久而气化虚也。大而兼芤者,失血过多也。至其呼吸有时或喘,大便日行数次,亦皆气化虚而不摄之故。治此证者,当投以清肝、降胃、培养气血、固摄气化之剂。

  处方赤石脂(两半)生怀山药(一两)净萸肉(八钱)生龙骨(六钱捣碎)生牡蛎(六钱捣碎)生杭芍(六钱)大生地黄(四钱)甘草(二钱)广三七(二钱)

  药共九味,将前八味煎汤送服三七末。

  方解降胃之药莫如赭石,此愚治吐衄恒用之药也。此方中独重用赤石脂者,因赭石为铁养化合其重坠之力甚大,用之虽善降胃,而其力达于下焦,又善通大便,此证大便不实,赭石似不宜用;赤石脂之性,重用之亦能使胃气下降,至行至下焦,其粘滞之力又能固涩大便,且其性能生肌,更可使肠壁破裂出血之处早愈,诚为此证最宜之药也。

  效果将药煎服两剂,血即不吐,喘息已平,大便亦不若从前之勤,脉象亦较前和平,惟心中仍有觉热之时。遂即原方将生地黄改用一两,又加熟地黄一两,连服三剂,诸病皆愈。

  2.咳血兼吐血证

  堂侄女xx,适邻村王氏,年三十岁。于乙酉仲春,得吐血证。

  病因因家务自理,劳心过度,且禀赋素弱,当此春阳发动之时,遂病吐血。

  证候先则咳嗽痰中带血,继则大口吐血,其吐时觉心中有热上冲,一日夜吐两三次,剧时可吐半碗。两日之后,觉精神气力皆不能支持,遂急迎愚延医。自言心中摇摇似将上脱,两颧发红,面上发热,其脉左部浮而动,右部浮而濡,两尺无根,数逾五至。

  诊断此肝肾虚极,阴分阳分不相维系,而有危在顷刻之势。遂急为出方取药以防虚脱。

  处方生怀山药(一两)生怀地黄(一两)熟怀地黄(一两)净萸肉(一两)生赭石(一两轧细)

  急火煎药取汤两盅,分两次温服下。

  效果将药甫煎成未服,又吐血一次,吐后忽停息闭目然罔觉。诊其脉跳动仍旧,知能苏醒,约四分钟呼吸始续,两次将药服下,其血从此不吐。俾即原方再服一剂,至第三剂即原方加潞党参三钱、天冬四钱,连服数剂,身形亦渐撤消。继用生怀山药为细面,每用八钱煮作茶汤,少调以白糖,送服生赭石细末五分,作点心用之以善其后。

  3.吐血兼咳嗽

  天津王xx,年二十四岁,得咳嗽吐血证。

  病因禀赋素弱,略有外感,即发咳嗽,偶因咳嗽未愈,继又劳心过度,心中发热,遂至吐血。

  证候先时咳嗽犹轻,失血之后则嗽益加剧。初则痰中带血,继则大口吐血,心中发热,气息微喘,胁下作疼,大便干燥。其脉关前浮弦,两尺重按不实,左右皆然,数逾五至。

  诊断此证乃肺金伤损,肝木横恣,又兼胃气不降,肾气不摄也。为其肺金受伤,是以咳嗽痰中带血;为胃气不降,是以血随气升,致胃中血管破裂而大口吐血;至胁下作疼,乃肝木横恣之明证;其脉上盛下虚,气息微喘,又肾气不摄之明征也。治之者,宜平肝、降胃、润肺、补肾,以培养调剂其脏腑,则病自愈矣。

  处方生怀山药(一两)生赭石(六钱轧细)生怀地黄(一两)生杭芍(五钱)天冬(五钱)大甘枸杞(五钱)川贝母(四钱)生麦芽(三钱)牛蒡子(三钱捣碎)射干(二钱)广三七(三钱细末)粉甘草(二钱细末)

  药共十二味,将前十味煎汤一大盅,送服三七、甘草末各一半,至煎渣再服,仍送服其余一半。

  效果服药一剂,吐血即愈,诸病亦轻减。后即原方随时为之加减,连服三十余剂,其嗽始除根,身体亦渐壮健。

  4.吐血兼咳嗽

  天津孙xx,年二十八岁,得吐血兼咳嗽证。

  病因因事心中着急起火,遂致吐血咳嗽。

  证候其吐血之始,至今已二年矣。经医治愈,屡次反复,少有操劳,心中发热即复吐血。又频作咳嗽,嗽时吐痰亦恒带血。肋下恒作刺疼,嗽时其疼益甚,口中发干,身中亦间有灼热,大便干燥。其脉左部弦硬,右部弦长,皆重按不实,一息搏近五至。

  诊断此证左脉弦硬者,阴分亏损而肝胆有热也,右部弦长者,因冲气上冲并致胃气上逆也。为其冲冲胃逆,是以胃壁血管破裂以至于吐血咳血也。其脉重按不实者,血亏而气亦亏也。至于口无津液,身或灼热,大便干燥,无非血少阴亏之现象。拟治以清肝、降胃、滋阴、化瘀之剂。

  处方生赭石(八钱轧细)生怀地黄(一两)生怀山药(一两)生杭芍(六钱)玄参(五钱)川楝子(四钱捣碎)生麦芽(三钱)川贝母(三钱)甘草(钱半)广三七(二钱细末)

  药共十味,将前九味煎汤一大盅,送服三七末一半,至煎渣重服时,再送服其余一半。

  方解愚治吐血,凡重用生地黄,必用三七辅之,因生地黄最善凉血,以治血热妄行,犹恐妄行之血因凉而凝,瘀塞于经络中也。三七善化瘀血,与生地黄并用,血止后自无他虞;且此证肋下作疼,原有瘀血,则三七尤在所必需也。

  复诊将药连服三剂,吐血全愈,咳嗽吐痰亦不见血,肋疼亦愈强半,灼热已无,惟口中仍发干,脉仍有弦象。知其真阴犹亏也,拟再治以滋补真阴之剂。

  处方生怀山药(一两)生怀地黄(六钱)大甘枸杞(六钱)生杭芍(四钱)玄参(四钱)生赭石(四钱轧细)生麦芽(二钱)甘草(二钱)广三七(二钱细末)

  服法如前。

  效果将药连服五剂,病全愈,脉亦复常,遂去三七,以熟地黄易生地黄,俾多服数剂以善其后。

  5.吐血证

  天津冯xx,年三十二岁,得吐血证久不愈。

  病因因劳心劳力过度,遂得此证。

  证候吐血已逾二年,治愈,屡次反复。病将发时,觉胃中气化不通,满闷发热,大便滞塞,旋即吐血,兼咳嗽多吐痰涎。其脉左部弦长,右部长而兼硬,一息五至。

  诊断此证当系肝火挟冲胃之气上冲,血亦随之上逆,又兼失血久而阴分亏也。为其肝火炽盛,是以左脉弦长;为其肝火挟冲胃之气上冲,是以右脉长而兼硬;为其失血久而真阴亏损,是以其脉既弦硬(弦硬即有阴亏之象)而又兼数也。此宜治以泻肝降胃之剂,而以大滋真阴之药佐之。

  处方生赭石(一两轧细)玄参(八钱)大生地(八钱)生怀山药(六钱)栝蒌仁(六钱炒捣)生杭芍(四钱)龙胆草(三钱)川贝母(三钱)甘草(钱半)广三七(二钱细末)

  药共十味,先将前九味煎汤一大盅,送服三七细末一半,至煎渣重服时,再送服其余一半。

  效果每日煎服一剂,初服后血即不吐,服至三剂咳嗽亦愈,大便顺利。再诊其脉,左右皆有和柔之象,问其心中闷热全无。遂去蒌仁、龙胆草,生山药改用一两,俾多服数剂,吐血之病可从此永远除根矣。

  6.吐血证

  天津张姓,年过三旬,偶患吐血证。

  病因其人性嗜酒,每日必饮,且不知节。初则饮酒过量即觉胸间烦热,后则不饮酒时亦觉烦热,遂至吐血。

  证候其初吐血之时,原不甚剧,始则痰血相杂,因咳吐出。即或纯吐鲜血,亦不过一日数口,继复因延医服药,方中有柴胡三钱,服药半点钟后,遂大吐不止,仓猝迎愚往视。及至,则所吐之血已盈痰盂,又复连连呕吐,若不立为止住,实有危在目前之惧。幸所携药囊中有生赭石细末一包,俾先用温水送下五钱,其吐少缓须臾,又再送下五钱遂止住不吐。诊其脉弦而芤,数逾五至,其左寸摇摇有动意,问其心中觉怔忡乎?答曰:怔忡殊甚,几若不能支持。

  诊断此证初伤于酒,继伤于药,脏腑之血几于倾囊而出。犹幸速为立止,宜急服汤药以养其血,降其胃气保其心气,育其真阴,连服数剂,庶其血不至再吐。

  处方生怀山药(一两)生赭石(六钱轧细)玄参(六钱)生地黄(六钱)生龙骨(六钱捣碎)生牡蛎(六钱捣碎)生杭芍(五钱)酸枣仁(四钱炒捣)柏子仁(四钱)甘草(钱半)广三七(三钱细末)

  此方将前十味煎汤,三七分两次用,头煎及二煎之汤送服。

  效果每日服药一剂,连服三日血已不吐,心中不复怔忡。再诊其脉芤动皆无,至数仍略数,遂将生地黄易作熟地黄,俾再服数剂以善其后。

  7.大便下血

  天津袁xx,年三十二岁,得大便下血证。

  病因先因劳心过度,心中时觉发热,继又因朋友宴会,饮酒过度遂得斯证。

  证候自孟夏下血,历六月不止,每日六七次,腹中觉疼即须入厕,心中时或发热,懒于饮食。其脉浮而不实有似芤脉,而不若芤脉之硬,两尺沉分尤虚,至数微数。

  诊断此证临便时腹疼者,肠中有溃烂处也。心中时或发热者,阴虚之热上浮也。其脉近芤者,失血过多也。其两尺尤虚者,下血久而阴亏,更兼下焦气化不固摄也。此宜用化腐生肌之药治其肠中溃烂,滋阴固气之药固其下焦气化,则大便下血可愈矣。

  处方生怀山药(两半)熟地黄(一两)龙眼肉(一两)净萸肉(六钱)樗白皮(五钱)金银花(四钱)赤石脂(四钱研细)甘草(二钱)鸦胆子仁(八十粒成实者)生硫黄(八分细末)

  药共十味,将前八味煎汤,送服鸦胆子、硫黄各一半,至煎渣再服时,仍送服其余一半,至于硫黄生用之理,详于敦复汤下。

  方解方中鸦胆子、硫黄并用者,因鸦胆子善治下血,而此证之脉两尺过弱,又恐单用之失于寒凉,故少加硫黄辅之,况其肠中脂膜,因下血日久易至腐败酿毒,二药之性皆善消除毒菌也。又其腹疼下血,已历半载不愈,有似东人xxx所谓阿米巴赤痢,硫黄实又为治阿米巴赤痢之要药也。

  复诊前药连服三剂,下血已愈,心中亦不发热,脉不若从前之浮,至数如常。而其大便犹一日溏泻四五次,此宜投以健胃固肠之剂。

  处方炙箭(三钱)炒白术(三钱)生怀山药(一两)龙眼肉(一两)生麦芽(三钱)建神曲(三钱)大云苓片(二钱)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效果将药连服五剂,大便已不溏泻,日下一次,遂停服汤药。

  俾用生怀山药细末煮作粥,调以白糖,当点心服之以善其后。

  8.大便下血

  高xx,年三十六岁,得大便下血证。

  病因冷时出外办事,寝于寒凉屋中,床衾又甚寒凉遂得斯证。

  证候每日下血数次,或全是血,或兼有大便,或多或少,其下时多在夜间,每觉腹中作疼,即须入厕,夜间恒苦不寐,其脉迟而芤,两尺尤不堪重按,病已二年余,服温补下元药则稍轻,然终不能除根,久之,则身体渐觉羸弱。

  诊断此下焦虚寒太甚,其气化不能固摄而血下陷也。视其从前所服诸方,皆系草木之品,其质轻浮,温暖之力究难下达,当以矿质之品温暖兼收涩者投之。

  处方生硫黄(半斤色纯黄者)赤石脂(半斤纯系粉末者)

  将二味共轧细过罗,先空心服七八分,日服两次,品验渐渐加多,以服后移时微觉腹中温暖为度。

  效果后服至每次二钱,腹中始觉温暖,血下亦渐少。服至旬余,身体渐壮,夜睡安然,可无入厕。服至月余,则病根祓除矣。

  方解按硫黄之性,温暖下达,诚为温补下焦第一良药,而生用之尤佳,惟其性能润大便(本草谓其能使大便润、小便长,西医以为轻泻药药),于大便滑泻者不宜,故辅以赤石脂之粘腻收涩,自有益而无弊矣。

  9.大便下血

  崔童,年十三岁,得大便下血证。

  病因仲夏天热,赛球竞走,劳力过度,又兼受热,遂患大便下血。

  证候每日大便,必然下血,便时腹中作疼,或轻或剧,若疼剧时,则血之下者必多,已年余矣。饮食减少,身体羸弱,面目黄白无血色,脉搏六至,左部弦而微硬,右部濡而无力。

  诊断此证当因脾虚不能统血,是以其血下陷至其腹,所以作疼,其肠中必有损伤溃烂处也。当用药健补其脾胃,兼调养其肠中溃烂。

  处方生怀山药(一两)龙眼肉(一两)金银花(四钱)甘草(三钱)广三七(二钱半轧细末)鸦胆子(八十粒去皮拣其仁之成实者)

  共药六味,将前四味煎汤,送服三七、鸦胆子各一半,至煎渣再服时,仍送服其余一半。

  效果将药如法服两次,下血病即除根矣。

  10.大便下血

  阜城杜xx,年四十五岁,得大便下血证。

  病因因劳心过度,每大便时下血,服药治愈。因有事还籍,值夏季暑热过甚,又复劳心过度,旧证复发,屡治不愈。遂来津入西医院治疗,西医为其血在便后,谓系内痔,服药血仍不止,因转而求治于愚。

  证候血随便下,且所下甚多,然不觉疼坠,心中发热懒食,其脉左部弦长,右部洪滑。

  诊断此因劳心生内热而牵动肝经所寄相火,致肝不藏血而兼与溽暑之热相并,所以血妄行也。

  宜治以清心凉肝兼消暑热之剂,而少以培补脾胃之药佐之。

  处方生怀地黄(一两)白头翁(五钱)龙眼肉(五钱)生怀山药(五钱)知母(四钱)秦皮(三钱)黄柏(二钱)龙胆草(二钱)甘草(二钱)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复诊上方煎服一剂,血已不见,服至两剂,少腹觉微凉。再诊其脉,弦长与洪滑之象皆减退,遂为开半清半补之方以善其后。

  处方生怀山药(一两)熟怀地黄(八钱)净萸肉(五钱)龙眼肉(五钱)白头翁(五钱)秦皮(三钱)生杭芍(三钱)地骨皮(三钱)甘草(二钱)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效果将药煎服一剂后,食欲顿开,腹已不疼,俾即原方多服数剂,下血病当可除根。

  11.瘀血短气

  盐山刘xx,年二十五岁,得瘀血短气证。

  病因因出外修工,努力抬重物,当时觉胁下作疼,数日疼愈,仍觉胁下有物妨碍呼吸。

  证候身形素强壮,自受病之后,迟延半载,渐渐羸弱,常觉右胁之下有物阻碍呼吸之气,与人言时恒半句而止,候至气上达再言,若偶忿怒则益甚,脉象近和平,惟稍弱不能条畅。

  诊断此因努力太过,致肝经有不归经之血瘀经络之间,阻塞气息升降之道路也。喜其脉虽稍弱,犹能支持,可但用化瘀血之药,徐徐化其瘀结,气息自能调顺。

  处方广三七(四两)

  轧为细末,每服钱半,用生麦芽三钱煎汤送下,日再服。

  方解三七为止血妄行之圣药,又为化瘀血之圣药,且又化瘀血不伤新血,单服久服无碍,此乃药中特异之品,其妙处直不可令人思议。愚恒用以消积久之瘀血,皆能奏效。至麦芽原为消食之品,生煮服之则善舒肝气,且亦能化瘀者也。是以用之煎汤,以送服三七也。

  效果服药四日后,自鼻孔中出紫血一条,呼吸较顺,继又服至药尽,遂脱然全愈。

  或问人之呼吸在于肺,今谓肝经积有瘀血,即可妨碍呼吸,其义何居?答曰:按生理之学,人之呼吸可达于冲任,方书又谓呼出心肺,吸入肝肾,若谓呼吸皆在于肺,是以上两说皆可废也。盖心、肺、肝,原一系相连,下又连于冲任,而心肺相连之系,其中原有两管,一为血脉管,一为回血管,血脉管下行,回血管上行。肺为发动呼吸之机关,非呼吸即限于肺也,是以吸入之气可由血脉管下达,呼出之气可由回血管上达,无论气之上达下达,皆从肝经过,是以血瘀肝经,即有妨于升降之气息也。据斯以论呼吸之关于肺者固多,而心肺相连之系亦司呼吸之分支也。

点击下载App,搜索"医学衷中参西录",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