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医宗金鉴",免费读到尾

  【注】

  上条胸痹胸背痛,尚能卧,以痛微而气不逆也;此条心痛彻背不得卧,是痛甚而气上逆也;故仍用前方,大加半夏以降逆也。

  【集注】

  尤怡曰:胸痹不得卧,是胸中痛甚,肺气上而不下也;心痛彻背,是气闭塞而前后不通故也,其痹为尤甚矣。所以然者,有痰饮以为之援也。

  栝蒌薤白半夏汤方

  栝蒌实(捣)一枚薤白三两半夏半升白酒一斗

  右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集解】

  魏荔彤曰:同半夏之苦,以开郁行气,痛甚则结甚,故减薤白之湿,用半夏之躁,更能使胶腻之物,随汤而荡涤也。日三服,亦从上治者,应徐取频服也。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圆主之。

  【注】

  上条心痛彻背,尚有休止之时,故以栝蒌薤白白酒加半夏汤平剂治之。此条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是连连痛而不休,则为阴寒邪甚,浸浸乎阳光欲熄,非薤白白酒之所能治也,故以乌头赤石脂圆主之。方中乌、附、椒、姜,一派大辛大热,别无他顾,峻逐阴邪而已。

  【集注】

  李曰:心痛在内而彻背,则内而达于外矣;背痛在外而彻心,则外而入于内矣。故既有附子之温,而复用乌头之迅,佐干姜行阳,大散其寒,佐蜀椒下气,大开其郁恐过于大散大开,故复佐赤石脂入心,以固涩而收阳气也。

  赤石脂圆方

  蜀椒一两(一法二分)乌头(炮)一分附子(炮)半两(一法一分)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干姜一两(一法一分)

  右五味,末之,蜜丸如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注】

  缓急者,谓胸痹痛而时缓时急也,当审其缓急而施治。若缓而不急者,以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今时缓时急,故以薏苡附子散,急通痹气,以迅扫阴邪也。

  薏苡附子散方

  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炮)十枚

  右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集解】

  李曰:缓急者,或缓而痛暂止,或急而痛。复作也。薏苡仁入肺利气,附子温中行阳,为散服,则其效更速矣。

  魏荔彤曰:薏苡下气宽胸,附子温中散邪,为邪盛甚而阳微亦甚者立法也。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注】

  胸痹胸中急痛,胸痹之重者也;胸中气塞,胸痹之轻者也。胸为气海,一有其隙,若阳邪干之则化火,火性气开不大病痹也。若阴邪干之则化水,水性气阖,故令胸中气塞短气,不足以息,而为胸痹也。水盛气者,则息促,主以茯苓杏仁甘草汤,以利其水,水利则气顺矣。气盛水者,则痞塞,主以橘枳实生姜汤,以开其气,气开则痹通矣。

  【集注】

  沈明宗曰:邪气阻塞胸膈,肺气不得往来流利,则胸中气塞短气,方用杏仁使肺气下通,以茯苓导引湿下行,甘草和中,俾邪去则痹开而气不短矣,然胸痹乃胸中气塞,土湿寒浊阴气以挟外邪上逆所致,故橘、枳、生姜善于散邪下浊,所以亦主之。

  魏荔彤曰:此证乃邪实而正不甚虚,阳微而阴不甚盛。盖痹则气必塞,气塞则必短气,前言之矣。今开降其气,而诸证自除矣。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一两

  右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服。

  橘皮枳实生姜汤方

  橘皮一筋枳实三两生姜半筋

  右三味,以水五升,煎取二升,分温再服。

  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注】

  心中,即心下也。胸痹病,心下痞气,闷而不通者虚也。若不在心下,而气结在胸,胸满连下,气逆撞心者实也。实者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倍用枳朴者,是以破气降逆为主也。虚者用人参汤主之(即理中汤),是以温中补气为主也。由此可知痛有补法,塞因塞用之义也。

  【集注】

  魏荔彤曰:胸痹自是阳微阴盛矣,心中痞气,气结在胸,正胸痹之病状也。再连下之气,俱逆而抢心,则痰饮水气。俱乘阴寒之邪,动而上逆,胸胃之阳气全难支拒矣。故用枳实薤白桂枝汤,行阳开郁,温中降气。犹必先后煮治,以融和其气味,俾缓缓荡除其结聚之邪也。再或虚寒已甚,无敢恣为开破者,故人参汤亦主之,以温补其阳,使正气旺而邪气自消也。

  尤怡曰:心中痞气,气痹而成痞也。下逆抢心,气逆不降,将为中之害也。用此二方者,一以去邪之实,即以安正;一以养阳之虚,即以逐阴,是在审其病之新久,与气之虚实而决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

  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筋桂枝一两栝蒌实(捣)一枚

  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人参汤方

  人参甘草干姜白术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注】

  心中痞,即上条心中痞气也。诸逆,诸气上逆也。上条之逆,不过撞心而不痛;此条之逆,则心悬而空痛,如空中悬物动摇而痛也。用桂枝生姜枳实汤,通阳气破逆气,痛止痞开矣。

  【集注】

  程林曰:诸逆如下逆抢心之类,邪气独留于上,则心悬痛。

  尤怡曰:诸逆该痰饮客气而言。心悬痛,谓如悬物动摇而痛,逆气使然也。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

  桂枝三两生姜三两枳实五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集解】

  赵良曰:枳实、生姜,原以治气塞,况于痞乎?故较前条稍减轻分两,使痞者下其气以开之。悬痛属饮者,得生姜以散之,既足建功矣。乃去橘皮而用桂枝者,以所逆非一,或通阳气,或破结气,或散寒气,皆能去痹也。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注】

  趺阳胃脉也,当缓而和,今见弦脉,是肝脉也。肝脉见于脾部,是木盛土虚也,法当腹满。今不复满者,肝脉微弦不盛而脾不虚,故脾未受病也。肝自郁则失其条达之性,必本经自病,故便难两胠痛也。然非肝火实病,此乃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按】

  此篇无治虚寒腹满之方,当与温药之下,当有「宜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十四字,必是脱简,阅『伤寒论·太阴篇』自知。

  【注】

  此承上条,互详其证,以明其治也。腹满便难,脾实病也,今腹满而不便难,脾虚病也。且腹满有时而减,有时复如不满,乃虚寒也,当与温药主之。以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消满散寒,缓中降逆补虚,乃治虚满之法也。

  【集注】

  魏荔彤曰:腹满或服下药,或服补药,有时减退,未几旋腹满如故,则不可作实与热治也。

  仲景明此为寒,里寒从无下法,惟有温药与服,虚者以温中补气,实者亦以温中行气为义,是治气寒腹满第一善法也。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

  厚朴半筋生姜半筋半夏半筋人参一两甘草(炙)三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

  腹满时减、时满虚满也;腹满常常而满实满也。腹满不减,减不足言,谓腹满不减,虽减不过稍减,不足言减也。虚满当温,实满当下,故宜大承气汤下之,此治实满之法也。

  【集注】

  尤怡曰:减不足言,谓虽减而不足云减,所以形其满之至也,故宜大下。所谓中满者,泻之于内也。

  大承气汤方(见前痉病中)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注】

  前条腹满,以时减、时不减别虚实;此条腹满,以痛、不痛辨有余不足也。腹满按之不痛为虚,虚者脾虚也,可温之,则当与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也。按而痛者为实,实者胃实也,可下之,当与大承气汤。胃实者舌胎必黄,若未下者,下之黄胎自去也。

  【集注】

  赵良曰:腹满亦有属实,实则非虚寒也明矣,岂概以温药治之乎?故有试之之法,在痛与不痛之分,虚实较然矣。盖胃实必热,热蒸必舌黄,下其实热,舌黄不自已乎?

  有此一辨,并虚者愈审已。

  魏荔彤曰:无形之虚气作痞塞,则按之无物,何痛之有?倘挟有形之实物为患,如宿食在胃,疝气在少腹等是也。按之有物阻碍于藏府之侧焉,有不痛者乎?是于按之痛否,以决其虚实之法也。

  病者痿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

  【按】

  躁而不渴,当是「燥而不渴」,文始通顺。胸中寒实,当是「胃中寒实」,若是胸中寒实,如何曰下利不止者死?皆是传写之。

  【注】

  病者面色痿黄,若口燥而渴者,热实也;今痿黄口燥不渴,寒实也。寒实者当不下利,若下利是寒虚也;今下利不止,乃寒虚胃气下脱,故死也。

  【集注】

  程林曰:痿黄者,脾胃病也,见燥而渴者为热,不渴者为寒。病人既痿黄,又兼下利不禁,则脾气衰绝,故死。

  李曰:下利若燥而渴者为热,阳气尚存,犹为可治。今燥而不渴,胃中寒邪盛也,若利不止,则阴盛阳衰,气下脱矣,故死。

  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

  【注】

  此承上条寒实证误以寒药下之之义也。瘦人形气虚弱,难御外邪,若绕脐痛,必有风冷伤胃,致令谷气不行也。绕脐疼痛,虽属实邪,但因风冷则为寒实,医者当温而行之。今反以寒药下之,其风冷之邪,若上虚则气上冲,中虚则痞结心下,理必然也。

  【集注】

  尤怡曰:瘦人藏虚气弱,风冷易入,入则谷气留滞不行,绕脐疼痛,有似里实而实为虚冷,是宜温药以助脾之行。乃反下之,谷出而风冷不与俱出,正乃益虚,邪乃无制,势必上冲,若不冲者,心下则痞。

  寸口脉弦者,即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注】

  此详申首条,两胠疼痛属寒之义也。寸口脉弦,即首条之弦也。下拘急而痛,即首条之两胠疼痛也。何以知其为寒也?然必其人有阳虚啬啬恶寒之证,始为肝寒而痛也,即有腹满,亦当温之可也。

  【集注】

  程林曰:弦,肝脉,阴也。肝脉循里,寒主收引,故下拘急而痛,以寒胜于内,而阳气不行于外,故外亦啬啬而恶寒也。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注】

  中寒家,谓素有中寒病之人也。前以时减辨腹满之中寒,又以恶寒辨痛之中寒,此以喜欠清涕出而辨心胸之中寒也。欠者,呵欠也。夫人欲睡喜欠者,阴引阳入也;睡觉喜欠者,阳引阴出也。今中寒喜欠者,是阴盛引阳也。年老之人清涕出者,是阳虚也;遇寒之人清涕出者,是寒盛也。今中寒而清涕出者,是阳气虚寒也。若发热色和者,非为中寒也,乃为外寒所搏,虽有清涕出,亦因善嚏而出也。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一云痛)

  【注】

  上条以喜欠清涕自出,辨心胸之中寒;此条以下利欲嚏不能嚏,而辨腹中寒也。其人下利里气素虚也,欲嚏不能嚏,何以知此人腹中寒也?盖喷嚏者,雷气之义也,其人内阳外阴阳气奋发而为嚏也。今欲嚏而不能嚏,是阳欲出而复留,阴气盛也,故知腹中寒也。

  【集注】

  沈明宗曰:此脾经受寒现证也。寒中太阴,阴寒湿盛,阳虚不固,其人下利,但通多不足,故为里虚。盖阳和则嚏,而欲嚏不能,乃阴寒凝滞于里,所以肚中病也。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注】

  腹中切痛寒也,腹中雷鸣气也,腹中寒气,故雷鸣切痛。而胸逆满者,肠胃之外寒气为之也;腹痛雷鸣呕吐者,肠胃之中寒气为之也。主之以附子粳米汤,胜寒气,和内外,此治腹中寒之法也。

  附子梗米汤方

  附子(炮)一枚半夏半升甘草一两大枣十枚粳米半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注】

  心痛中大寒痛,谓腹中上连心胸大痛也,而名大寒痛者,以有厥逆脉伏等大寒证之意也。呕逆不能饮食者,是寒甚拒格于中也。上冲皮起,出见头足者,是寒甚聚坚于外也。上下痛不可触近,是内而藏府,外而经络,痛之甚亦由寒之甚也。主之以大建中汤,蜀椒、干姜大散寒邪,人参、胶饴大建中虚,服后温覆,令有微汗,则寒去而痛止。此治心胸中寒之法也。

  大建中汤方

  蜀椒(去汗)二合干姜四两人参二两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爨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寒气厥逆,赤圆主之。

  【按】

  此条之文、之方,必有简脱,难以为后世法,不释。

  赤圆方

  茯苓四两半夏(洗)四两(一方用桂)鸟头(炮)二两细辛一两

  右四味,末之,真朱为色炼丸,丸如麻子大,先食,酒饮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

  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注】

  腹满而痛下利者,用理中汤,所以温其中也。腹满而痛便闭者,用厚朴三物汤,所以开其下也。

  厚朴三物汤方

  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弦数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按】

  「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弦数者」之十九字,当是衍文,阅『伤寒论·辨脉法』自知。「当下其寒」之四字,当在「必心下坚」之下,文义始属。

  【注】

  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乃寒实也,当下其寒。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大者阳实,紧者阴实也,故可下之。

  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宜温药下之,以大黄附子汤。

  【按】

  下偏痛之「偏」字,当是「满」字,必是传写之。

  【注】

  腹满而痛,脾实邪也;下满痛,肝实邪也。发热若脉数大,胃热实邪也。今脉紧弦,脾寒实邪也,当以温药下之,故以大黄附子汤下其寒实。方中佐细辛者,以散其肝邪,此下肝脾寒实之法也。

  【集注】

  尤怡曰:中满痛而脉紧弦,阴寒成聚也,虽有发热,亦有阳气被郁所致。是以非温不能已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结,故曰:宜以温药下之。

  大黄附子汤方

  大黄三两附子(炮)三枚细辛二两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注】

  病腹满,里证也。发热,里热也。然十日脉浮而数,表热亦未已也,饮食如故,胃热能消谷也。因胃热里实,表热发热,故用厚朴七物汤,表里均解,腹满发热两除也。

  此桂枝汤、小承气汤之复方也。

  【集注】

  程林曰:腹满者,内有实热也。十日脉尚浮而数,浮为在表,表热邪未已,故发热,数为在里,里热能消谷,故饮食如故,与此方荡腹满而除表热。夫表里俱实,当先解表,乃可攻里,今表邪微而里邪甚,故用承气桂枝二汤,相合以和表里,如伤寒之用大柴胡,此其义也。

  厚朴七物汤方

  厚朴半筋甘草三两大黄二两大枣十枚枳实五枚桂枝二两生姜五两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

  寒多者,加生姜至半筋。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按】

  按之心下满痛之下,当有「有潮热」之三字,若无此三字,则不当与大柴胡汤,是必传写之遗。

  【注】

  按之心下满痛,有潮热者,此为表里俱实,当下之,宜大柴胡汤两解之。此二治皆下实满之法也。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筋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洗)半筋枳实(炙)四枚大黄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五两

  右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抟,即为寒疝。绕脐痛苦,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按】

  此条脉重出,下条有证无脉,「其脉沉紧者」之五字,当在下条里急之下。然脉弦而紧,是劲急之甚,当属寒疝之重者。其白汗之「白」字,当是「自」字。下条其脉沉紧是里痛之脉,当属寒疝之轻者,必是传写之。

  【注】

  疝病犯寒即发,故谓之寒疝也。其病发则绕脐少腹急痛,恶寒汗出,手足厥冷,不欲饮食,脉弦而紧,主急主痛,此寒疝应有之证脉也。主之乌头煎者,是专以破邪治标为急,虚实在所不论,故曰: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也。

  乌头煎方

  乌头(熬,去皮,不咀)大者五枚

  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寒疝,腹中痛,及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按】

  痛里急之下,当有上条「其脉沉紧」四字。

  【注】

  寒疝腹中痛及痛里急,脉见沉紧,较之绕脐苦痛轻矣。且无恶寒汗出,手足厥冷,故不用乌头煎之大温大散,而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养正为本,散寒为次,此治寒疝之利剂也。服乌头煎病势退者,亦当与之。

  【集注】

  李曰:疝属肝病,肝藏血,其经布肋,腹并痛者,血气寒而凝涩也。当归通经活血,生姜温中散寒。里急者,内虚也,用羊肉补之,『内经』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是也。

  沈明宗曰:按此连冲脉为疝,治当温补也。肝木受邪,乘脾则腹中痛,本经之气不舒,故亦痛,连及冲脉则里急矣。所以当归补养冲任而散风寒,羊肉温补荣卫之气,脾邪散而痛自止。方后云:痛而多呕,乃肝气上逆临胃,故加橘、术补之。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筋

  右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筋。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按】

  「抵当」二字,衍文也。

  【注】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身体疼痛,此疝之寒重者也。灸刺、诸药不能取效,则急以乌头煎加桂枝汤五合,以解内外之盛寒也。

  【集注】

  徐彬曰:起于寒疝腹痛,而至逆冷,手足不仁则阳气大痹,加以身疼痛,荣卫俱不和,更灸刺诸药不能治,是或攻其外,或攻其内,邪气牵制不服也。故以乌头攻寒为主,而合桂枝全汤以和荣卫,所谓七分治里、三分治表也。

  乌头桂枝汤方

  乌头五枚

  右一味,以蜜二筋,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方解】

  以桂枝汤五合解之者,溶化也。令得一升,谓以乌头所煎之蜜五合,加桂枝汤五合溶化,令得一升也。不知,不效也;又不知,又不效也;其知者,已效也。如醉状,外寒方散。得吐者,内寒已伸,故为中病也。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

  【按】

  尺中亦微而涩之「微」字,当按『伤寒论』作「大」字是。

  【注】

  宿食病,即今之伤食病也,谓食隔宿不化也。人病腹满而痛,何以别之为宿食也?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谓按且大、且涩、且有力也,关上尺中亦然。大涩有力为实而不利,故知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注】

  腹满而痛,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故当下之。

  【集注】

  李日:滑者,水谷之气胜也,若滑而兼数,则实热已入胃府矣。故云:有宿食可下之。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

  初下利不欲食者是伤食,恶食不欲食也;久下利不欲食者,是伤脾不能食也。今初下利即不欲食,以有宿食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无疑矣。

  【集注】

  沈明宗曰:此伤食而致下利也。骤伤宿食,停滞胃中,壅遏升降之机,不转肠中,水谷不分而下奔则利,宿食在胃,故不欲食。必当攻去宿食,利得止而欲食,故宜大承气汤。

  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注】

  胃有三脘,宿食在上脘者,隔间痛而吐,可吐不可下也;在中脘者,心中痛而吐,或痛不吐,可吐可下也;在下脘者,脐上痛而不吐,不可吐可下也。今食在上脘,故当以瓜蒂散吐之也。

  瓜蒂散方

  瓜蒂(熬黄)一分赤小豆(煮)一分

  右二味,杵为散,以香鼓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钱匕温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为度而止。亡血及虚者,不可与之。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注】

  转索无常,紧脉之状也。若浮紧伤寒,沉紧冷痛,冷犯胃脘,谷气不行,故曰:有宿食也。

  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一云寸口脉紧)

  【注】

  脉紧头痛,是外伤风寒病也,脉紧腹痛,是内伤宿食病也。

  【集注】

  李曰:按此脉与证,似伤寒而非伤寒者,以身不疼、腰脊不强故也。然脉紧亦有辨浮而紧者,为伤寒;沉而紧者,为伤食。『甲乙经』曰:人迎紧甚伤于寒,气口紧甚伤于食,则寒与食又以左右手为辨已,是以知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按】

  身运而重,当是「头运而身重」,冒而肿胀,当是「冒风而肿胀」,始与文义相合,此必传写之可知。

  【注】

  肺主气,外合皮毛,肺中风邪,风伤气则津结不行,故口燥;风伤肺则气逆上壅,故喘咳。头运而身重者,气伤而力乏也;冒风而肿胀者,皮伤风水也。

  【集注】

  李曰:肺主气,风邪中之,则气壅而津液不行,故口燥气逆而呼吸不利,故气喘也。

  肺中寒,吐浊涕。

  【注】

  肺中寒邪,胸中之阳气不治,则津液聚而不行,故吐浊涎如涕也。

  【集注】

  李曰:五液入肺为涕,肺合皮毛,开窍于鼻,寒邪从皮毛而入于肺,则肺窍不利而鼻塞涕唾,浊涎壅遏不通,吐出于口也。

  肺死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注】

  肺中风寒之邪,脉若见浮之极虚,按之弱如葱叶之空下无根者,乃肺藏之死脉也。以下五藏俱言浮者,是明外中之邪,应得之脉也。

  【集注】

  程林曰:真肺脉至,如以毛羽中人肤,非浮之虚乎?葱叶中空,按之弱如葱叶下又无根,则浮毛虚弱是无胃气也。此真藏已见,故死。

  肝中风者,头目,两痛,行常伛,令人嗜甘。

  【注】

  肝主风,外合于筋,肝中风邪,风胜则动,故头目动也。两肝之部,肝受病故两痛也。风伤筋,故行常伛偻也。肝苦急欲甘缓之,故令人嗜甘也。

  【集注】

  徐彬曰:高巅之上,惟风可到,风性动摇,故头目动,肝脉上贯膈,今肋有邪故痛。肝主筋,风胜则筋急故伛。人以脾胃为主,木邪甚而土负,甘益脾,嗜甘所以自救也。

  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

  【按】

  两臂不举,舌本燥二句,「而汗出」三字,文义不属,必是错简,不释。

  【注】

  肝性条达,气行于胸侧,肝中寒邪,故有气抑不伸,喜太息,气滞不行,痛不得转侧也、食则吐,亦寒邪上逆也。

  肝死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注】

  肝中风寒之邪,若脉见浮之极弱,按之不弦,是失其肝之本脉也。今按之如索不来,曲如蛇行而去,夫索曲蛇行,去而不来,非皆肝藏之死脉乎!

  【集注】

  周扬俊曰:按之如索,则弦紧俱见,脉有来去,乃阴阳往复之理。今曰:不来但去,是无胃气也。否则真气将散,出入强勉,有委而不前,屈且难伸之状,故曲如蛇行也。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

  【按】

  「旋覆花汤主之」六字,与肝着之病不合,当是衍文。

  【注】

  肝着者,为肝气着而不行,致胸痞塞不快也。故其人常欲按摩其胸,以疏通其气也。

  其先未曾痞塞苦时,但欲饮热者,乃寒气为病也。

  【集注】

  李曰:肝主泄,着则气郁不伸,常欲人蹈其胸上,以舒其气,又以寒气固结于中,欲饮热以胜其寒也。

  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

点击下载App,搜索"医宗金鉴",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