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医宗金鉴",免费读到尾

  【集注】

  方有执曰: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外感也。吐利,内伤也。上以病名求病证,此以病证实病名,反复详明之意。

  程应旄曰:霍乱之证,仅见呕吐而利,谁不知责重中焦者!若病有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夹此吐利而来,表里之间,仓卒难辨,故从属定名,破去伤寒之称,名曰霍乱,不欲人以表惑里也。

  沈明宗曰:吐利已止,复更发热,乃里气和而表邪未解,当从解表之法。或无表证,但有腹痛吐利,此为里邪未解,当以和里为主。

  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

  【注】

  此承上条辨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等证,为类伤寒之义也。若有前证而脉浮紧,是伤寒也。今脉微涩,本是霍乱也。然霍乱初病,即有吐利,伤寒吐利,却在四、五日后邪传入阴经之时,始吐利也。此本是霍乱之即呕吐,即下利,故不可作伤寒治之,俟之自止也。若止后似欲大便,而去空气,仍不大便,此属阳明也。然属阳明者,大便必,虽大便,乃伤津液之,未可下也,当俟至十三日经尽,胃和津回,便利自可愈矣。若过十三日大便不利,为之过经不解,下之可也。

  【集注】

  魏荔彤曰:此申解霍乱病,似乎伤寒,应为辨明孰为伤寒之吐利,孰为霍乱之吐利,以定治法无误也。伤寒中之吐利,有六经形证;而霍乱中之吐利,有表里阴阳,俱应一一辨明,方有确见,而不摇惑也。

  下利后,当便,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注】

  此申上条下利后便必之义也。凡下利后,肠胃空虚,津液匮乏,当大便,则能食者,是为胃气复至,十三日津回,便利自当愈也。今反不能食,是为胃气未复,俟到十三日后,过经之日,若颇能食,亦当愈也。如其不愈,是为当愈不愈也。当愈不愈者,则可知不属十三日过经便之阳明,当属吐利后胃中虚寒不食之阳明,或属吐利后胃中虚燥之阳明也。此则非药不可,俟之终不能自愈也,理中、脾约,择而用之可矣。

  【集注】

  张璐曰:若利止而不能食,邪热去而胃气空虚也,俟过一经,胃气渐复,自能食矣。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注】

  霍乱者,水饮内发,故吐泻交作也。风寒外袭,故头痛发热,身疼痛也。热多欲饮水者,是饮热也,主五苓散以两解其饮热。若不欲饮水者,是中寒也,主理中丸以独温其中。理中丸,即理中汤和剂作丸也。

  【集注】

  方有执曰:霍乱,热多欲饮水者,阳邪盛也。寒多不用水者,阴邪盛也。五苓散者,水行则热泻,是亦两解之谓也。理,治也,料理之谓。中,里也,里阴之谓。参、术之甘温里也,甘草甘平和中也,干姜辛热散寒也。

  沈明宗曰:此言霍乱须分寒热而治也。头痛、发热、身疼痛者,风寒伤于表也,外风而挟内热,饮食以致吐利,必欲饮水,当以五苓散两解表里,使邪从汗出,里邪即从小便而去。不欲饮水者,寒多无热,胃阳气虚,当以理中丸温中散寒为主,此以表里寒热辨证治病也。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注】

  霍乱吐利已止,而身痛不休者,此里和而表未和,当消息轻重以治之,故宜桂枝汤,小汗以和其外也。

  【集注】

  方有执曰:吐利止,里和也。身痛,表退而新虚也。消息,犹言斟酌也。桂枝汤固卫以和表也。小和,言少少与服,不令过度之意也。

  程应旄曰:吐利俱止,毫无霍乱证矣,仅是身痛不休,方可从桂枝例。一和解其外,以其中有芍药之寒,故犹当消息,犹曰小和。况吐利未止,敢恣意于寒凉也哉!

  张锡驹曰:本经凡言小和、微和者,谓微邪而毌庸大攻也。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注】

  霍乱之为病,即吐且利,津液内亡,小盒饭少,而无汗。今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脉微欲绝者,是外之阳虚,不能固护;内之阴寒,独盛于中,内真寒而外假热也。故不用理中,而以四逆主之也。

  【集注】

  成无已曰:吐利亡津液,则小盒饭少,小便复利而大汗出,津液不禁,阳气大虚也。

  脉微为亡阳,若无外热,但内寒下利清谷,为纯阴证。此以外热为阳未绝,犹可与四逆汤救之。

  吴人驹曰:既吐且利,而大汗出,则泄路尽开,而小便又复利,云复利者,反不欲其利,而为收藏之地也。下利清谷,内寒外热,且脉微欲绝,一线之微阳,挽回诚为不易,四逆之施,讵可缓乎?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注】

  霍乱,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乃中外皆寒之证也,宜四逆汤

  助阳以胜阴也。

  【集注】

  方有执曰:吐利,四肢拘急,手足厥冷,里阴盛也;汗出,发热,恶寒,表阳虚也,宜四逆汤中外合救之剂也。

  程知曰:吐利而复汗出,阳气几于走失矣。发热、恶寒、为阳未尽亡,四肢拘急,手足厥冷,不得不用四逆以助阳退阴也。又按少阴证云;恶寒身蜷而利,手足厥冷者不治。又云:下利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此之吐、利、汗出,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而用四逆治之者,以有发热一证也。发热为阳未尽亡,犹是病人生机。故经又曰: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注】

  霍乱吐、下已止,汗出而厥,四肢拘急,脉微欲绝者,乃中寒盛极,阻格阳气不达于四肢也,宜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从阴以通阳也。

  【集注】

  成无己曰:吐已下断,津液内竭,则不当汗出而厥。今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阳气大虚,阴气独盛也。若纯与阳药,恐阴为格拒,或呕或躁,不得复入也。与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胆苦入心而通脉,胆寒补肝而和阴,引阳药使不被格拒。『内经』曰:微者逆之,甚者从之。此之谓也。

  方有执曰:已,止也。下,即利也。断,绝也。言吐、利两皆止绝,而又以其余证之不解者,更出其治也。

  恶寒脉微而腹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按】

  利止亡血,如何用大热补药?利止,当是「利不止」。亡血,当是「亡阳」。

  【注】

  霍乱吐、下已止,若恶寒、脉微而复利,利不止者,是阳气虚也,宜四逆加人参,益其阳补其气也。

  【集注】

  林澜曰:霍乱要在审察寒热而治。若果夏月中暑霍乱,脉虚小便赤少,不可用附子、干姜,须仔细辨之,利止脉微而恶寒,乃可用耳。又曰:中暑霍乱,只宜五苓散,加香薷、萹豆、葛根、姜汁、炒黄连之类治之。

  四逆加人参汤方

  于四逆汤方内,加人参一两,余根据四逆汤方

  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注】

  霍乱,吐已利断,汗出已止,脉平和者,内外俱解也,法当食,食之小烦者,以吐下后新虚,不胜谷气故也,节其饮食,自可愈矣。

  【集注】

  郑重光曰:吐、利、发汗、脉平,阴退阳回,乃有此象,犹以新虚不胜谷气,而致小烦。盖霍乱吐、利,晬时不可便与饮食,以胃气逆反,仓廪未固,不可便置米耳!

  张锡驹曰:霍乱一病,夏秋最多,是风寒暑湿之邪,中人皆能病霍乱,非止一寒邪也。若吐、利过甚,损伤中焦之气,以致阴阳间隔,手足厥冷,脉微欲绝,不多饮水者,无分寒暑,皆宜四逆理中治之。盖邪盛而正实者,当泻其邪;邪盛而正衰者,宜扶其正。况夏月之时,阳气浮于外,阴气伏于内,复以冷风寒其形,冷水寒其胃,内外皆寒,风暑之邪,未有不乘虚入于阴经者。所以夏月只有阴证,而无伤寒,今人患暑证死,而手足指甲皆青者,阴证也。古人以大顺治暑,良有以也。

  辨可汗病脉证篇

  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注】

  夫以疾病至急,仓卒寻求,治法难得,其要者,汗、吐、下也。故重集汗、吐、下诸可与、不可与之法,比之三阴三阳篇中,则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篇中者,亦出在诸可与、不可与中也。

  大法,春夏宜发汗。

  【注】

  春夏阳气舒畅,故宜发汗,医治常道,此大法也。

  【集注】

  程应旄曰:春夏宜发汗者,发汗有助宣阳气之功,等于春夏发生长育之义。今人多以麻、桂二汤,作春夏之禁药,其轻于畔经者,由其未明天道也。

  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以然,一时间许,亦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者必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

  【注】

  凡发汗,令手足俱周时出,是欲汗缓出周遍,则邪气悉去,正气不伤也。以然,不得令如水淋漓为度,不欲汗急出过多也。若急出过多,则邪气不尽,正气反伤矣,倘若病不解,当重发汗,但前汗已多,更汗必亡其阳,阳虚即病不解,故不敢再发其汗也。

  【集注】

  成无己曰:汗缓缓出,则表里之邪悉去。汗大出,则邪气不除,但亡阳也。阳虚为无津液,故不可重发汗。

  方有执曰:此叮咛发汗之节度也。

  张锡驹曰:汗乃津液,汗多则亡津液,何以又谓亡阳也?经云:上焦开发腠理,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盖汗虽津液,必借阳气之熏蒸宣发而后出,故汗多亡津液,而阳亦随之俱亡也。

  凡服汤发汗,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注】

  服汤发汗,汗出病解,便可止再服,不必定然尽剂。

  【集注】

  程应旄曰:中病即止,亦麻黄、桂枝互举之词,示撙节于「中」字,所以严不中之禁也。

  凡云可发汗,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然不如汤,随证良验。

  【注】

  凡云可发汗无汤者,一时仓卒无汤,以丸散代之亦可,要不过以汗出为解耳。然丸散

  乃定剂,不如汤可随证而进,其验甚准,故曰良也。

  【集注】

  程应旄曰:丸散仅可从权,随证则不如汤。

  夫病脉浮大,问病者,言但便耳,设利者为大逆,为实,汗出而解,何以故?脉浮当以汗解。

  【注】

  脉浮大,属表未解,虽有便里实,亦不可利下,何以故?因脉浮也。当先解其外,表解热除,内外和谐,而大便自通矣。设用利药,是为大逆也。

  【集注】

  成无己曰:结胸虽急,脉浮大尤不可下,下之即死,况此便乎?论中有云: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此之谓也。

  辨不可汗病脉证篇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注】

  浮而无力,濡脉也。沉而无力,弱脉也。浮中沉俱无力,似有似无,微脉也。滞而不流利,涩脉也。巅谓浮也,上谓寸也,下谓尺也。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谓关脉浮濡沉弱。寸脉微,尺脉涩,阳虚则寸脉微,血少则尺脉涩,此阳虚血少,不可汗之脉也。阳虚当汗出恶寒,血少当心烦发热,此阳虚血少,不可汗之证也。若误认为太阳中风而发其汗,必致阴阳相失而两亡,则反烦躁不眠,厥而且寒矣。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不能自还。

  【注】

  此谓关脉浮濡沉弱,寸脉弦,尺脉微也。弦为少阳热邪之诊,微为少阴寒邪之诊,故曰上实下虚也。然微弦同见,虚实未审,惟察其人意欲得温,则非恶寒在表,而是畏寒在里也,故不可发汗。若误发其汗,则阴愈盛而生寒栗,阳愈衰而不能自还矣。

  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胃燥而烦,其形相像,根本异源。

  【注】

  凡诸病得数动脉者,有余诊也,可发汗。若按之微弱者,是外假实而内真虚也。不可发汗。若误发其汗,伤其津液,则腹中干,大便难,胃燥而烦,其形似胃实热结之阳明,究其根本,实由发虚家汗,致成津枯虚燥之阳明也。故曰:其形相像,根本异源也。

  【集注】

  程知曰:动数为热,微弱为虚,发汗动津液,则便难腹干,胃燥而烦。此与阳明里热之证,虽曰其形相似,而根本则有虚实之不同也。

  张志聪曰:数动阳脉也,微弱阴脉也。诸脉得动数微弱者,犹言左右三部,或得动数之脉而按之微弱者,皆不可发汗。发汗则津液内竭,故大便难;水气外泄,故腹中干;火热上蒸,故胃燥而烦。其形相像者,汗后而燥证相同也。根本异源者,动数之脉属乎阳,微弱之脉属乎阴,有阴、有阳、有虚、有实也。

  厥,脉紧,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

  【注】

  可发汗之脉,必阴阳俱紧,今厥而脉紧,乃少阴之紧,非太阳之紧也。若发其汗,则伤少阴之气,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之证作矣。

  【集注】

  成无己曰:厥而脉紧,则少阴伤寒也,法当温里,而反发汗,则损少阴之气,其脉不能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故声乱咽嘶,舌萎声微,言语不得高也。

  魏荔彤曰:此段就厥证论脉,知阳虚禁汗,因明诸逆发汗之贻误也。厥者,凡厥有冷厥、热厥、蛔厥、寒热相胜之厥。但见紧脉,无论何厥,病皆在阴。若发汗反攻其阳,则气散血竭,夫舌根于肾,声出于肺,声乱咽嘶,肺气欲绝也。舌萎,即萎不为用也。声不得前,本气不振也。皆由于发汗,散亡其肾、肺二藏真气也。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内。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痛,目晕恶寒,食则反吐,谷不得前。

  【注】

  动气者,筑筑然气跳动也。脐之上下左右,四藏之位也,四藏之气,不安其位故动也。缘素为客邪所据,本藏之气,已失其守,尚赖中州胃气为主,即有表邪,不可发汗,恐胃中之气液两伤,本藏失养,则所不胜之邪,因而同病也。动气在右,肺气不治,心不恒德。若误汗之,则心气愈热,血脉沸腾,故衄而渴苦烦也;肺失治节,不能通调水道,故饮即吐水也。动气在左,肝气不治,肺不恒德。若误汗之,则肝虚失升,故头眩也;若汗出不止,津液失养筋肉,故惕也。动气在上,心气不治,肾不恒德。若误汗之,则心气虚,故肾气上冲,正在心端也。动气在下,肾气不治,脾不恒德。若误汗之,肾水虚竭,故骨痛恶寒无汗,心烦目晕也;脾土过燥,不守常化,故食则反吐,谷不得近也。

  【集注】

  程知曰:此言动气不可发汗也。盖正气内虚,藏气不治,故气筑筑然动。动气为里虚,故不可发汗。

  程应旄曰:藏气不安其位,故动。因素有邪据,本藏之气,反在根据附之间,最易离经,所恃奠定之者,全赖胃气为之主。发汗虚其胃气,则四藏失所养,反被邪攻,各见离经之象,病虽左右上下之不同,要其失于建中之义则一也。

  咽中闭寒,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微绝,手足厥冷,欲得蜷卧,不能自温。

  【注】

  少阴之脉,循喉咙系舌本,咽中闭塞,少阴之气不能上通也。若强发少阴汗,阳微不能作汗,必动其血,故吐血,气微绝,蜷卧厥冷,不能自温也。

  【集注】

  程知曰:咽中闭塞,不可发汗,盖阴邪盛也,强发其汗,必动其血。至于吐血气欲绝,则并肾中之微阳不能自存,故遂手足厥冷,欲得蜷卧,不能自温,夫下厥上竭,蜷卧厥冷,在少阴皆危证也。

  程应旄曰:汗剂为阳,施于阴经则逆。咽中闭塞,由少阴液少,肾气不能上通也。发少阴汗,则下厥上竭,故见证如此。

  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晬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虚而寒栗,咳而发汗,蜷而苦满,腹中复坚。

  【注】

  咳者则剧,咳之甚也,数吐涎沫,肺伤液耗矣。故咽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也。晬时,周时也,谓周时一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中虚而生寒栗也。若误以为形寒之咳而发其汗,则肺气既虚而卫阳又亡,阳气两伤,不能温及中下,阴气凝于内外,自蜷而苦满,腹中复坚矣。

  【集注】

  程知曰:此承上言濡弱弦微之脉,其有咳者,则病剧,而不可汗也。咳则数吐涎沫,其咽中必干,小便必不利;膈中阳虚,必心中饥而烦,卫气一日夜五十度周于身,阳虚不能自卫,故晬时寒栗如疟,但有寒无热。此而发汗,则阳气愈虚,阴寒益盛,必蜷而苦满,腹中转坚也。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汗出则四肢厥而逆。

  【注】

  咳多饮病,小便应不利,若小便利,知无饮也。今咳而遗失小便,是不但无饮,且系下焦阳虚,膀胱不固之咳也,故不可发汗,汗出则阳气愈衰,四肢逆冷矣。

  【集注】

  程知曰:『内经』谓肾咳不已,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尿。故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是肾中阳虚也,发汗则阳气益亡,故厥冷。

  诸逆发汗,病微者难差。剧者言乱,目眩者死,命将难全。

  【注】

  不当汗而汗,当汗而过汗,皆致逆,故曰:诸逆也。发汗致逆之病,病微者难差,病剧者则死。剧者,谓阳脱见鬼则言乱,阴脱目盲则目眩也。

  【集注】

  程应旄曰:诸逆属少阴居多,阴寒极矣。发汗是重夺其阳,虽有微剧不同,皆关于死,明乎阳为人命之根也。

  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自呕者,下之益烦,心懊如饥。发汗则致痉,身强难以屈伸;熏之则发黄,不得小便,灸则发咳唾。

  【注】

  头痛翕翕发热,汗出则呕,形象中风者,当以桂枝汤解肌。若下之,重则变结胸痞

  ,轻则为心中益烦。懊如饥。不以桂枝汤解饥,而以麻黄汤发汗,表虚风入则致痉,故身强难以屈伸也。或以火熏蒸劫汗,则不得小便,热从湿化而发黄也。灸则火邪伤肺,故发咳唾不已也。

  【集注】

  成无己曰:若反下之,邪热乘虚流于胸中为虚烦,心中懊如饥,若发汗则虚表,热归经络,热甚生风,故身强直而成痉。若熏之则火热相合,消烁津液,故小便不利而发黄。肺恶火,灸则火热伤肺,必发嗽而咳唾也。

  高士宗曰:汗下火熏,施治各异,损正则一,故举下之、熏之,与发汗而并论之也。

  魏荔彤曰:此申明虽有表证宜汗,亦当详察知禁也。似中风头痛,翕翕发热,桂枝证也,呕则仍是水饮内蓄矣。误下益烦,懊如饥,则未下时已烦可知,此特更甚耳。

  若再误汗,表虚风入,故身强难以屈伸。火熏逼汗,热入于里,故小便不得。盖小便利者不成黄证,发黄则小便为湿邪所阻,热邪所耗可知。灸则热上冲,故咳唾脓血也。

  辨可吐病脉证篇

  大法春宜吐

  【注】

  汗、吐、下,治病之大法。谓春宜于吐者,是象天之春气上升以立法也。然凡病有当吐者则吐之,又不可一概而论也。

  【集注】

  程应旄曰:吐法从升,有发陈之义,故曰:春宜吐。

  凡用吐汤,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注】

  凡用吐汤,原以去上焦之邪,中病即止,若病去而过用之,反伤中气,所以不必尽剂也。

  【集注】

  程应旄曰:吐以去上焦之邪。上焦为清阳之分,吐之过剂则邪去,而所伤者膻中之阳,阳固不可不宝惜也。

  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惟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则止。

  【注】

  胸上诸实,谓或痰、或热、或寒之类也。诸实为病,故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也。欲使人按之,不但痛不能减,而反有涎唾,知邪在胸中盛满,得按而上溢也。经曰: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今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惟滑,知寒实在上,水不下输膀胱而走大肠也,故但吐之利自止也。

  【集注】

  张璐曰:痛不得食,按之反有涎唾者,知有寒痰在胸中也。下利脉迟,寸口惟滑者,为膈上实,故吐之则利自止也。

  病手足逆冷,脉乍结,以客气在胸中,心下满而烦,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

  【注】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结者,以寒邪结气,结在胸中,阳气不能四达也。心下满而烦者,实结则满,阳郁则烦也。欲食不能食者,是客气病在胸中,故当吐之也。

  【集注】

  成无己曰:此与瓜蒂散证同。彼云脉乍紧,此云脉乍结,惟此有异。紧为内实,乍紧则邪在胸中,实而未深也;结为结实,乍结则邪在胸中,结而未深也。虽所治俱同,但轻之、重之不无别也。

  程知曰:脉来缓时一止复来,曰结,结者痰气结滞之名,此与瓜蒂散证同。但彼云脉乍紧则为寒邪盛,此云脉乍结则为痰气实也。

  张锡驹曰:病人手足厥冷者,气机内结,不能外达于四肢也。心下满而烦者,邪实则满,正伤则烦也。

  魏荔彤曰:脉乍结,非脉之本然,乃有形之邪,阻碍其胸中宗气,故荣卫之气不能畅行,非同于气血虚微,不能流布之结也。

  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

  【注】

  胃有三脘:宿食在上脘者,痛在胸膈,痛则欲吐,可吐不可下也。宿食在中脘者,痛在心口,痛欲吐或吐不吐,可吐可下也。宿食在下脘者,痛在脐上,痛不欲吐,不可吐可下也。故曰: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此详凡在上者,皆可吐也。

  【集注】

  成无己曰:宿食在中下脘,则宜下,宿食在上脘,则当吐。『内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

  方有执曰:上脘,谓胃府之口也。

  张志聪曰:胃为水谷之海,有上脘、中脘、下脘之分。上主纳,中主化,今食在上脘,不得腐化,故为宿食,当吐之。

  程应旄曰:宗气聚于胸中,升降呼吸出焉。清阳之分,岂容浊物留滞,吐以宣之,使无障碍也。若属表邪传入无形而有形,则痞满结胸,另有治法,均非宜矣。

  辨不可吐病脉证篇

  具见六经中。

  辨可下病脉证篇

  大法秋宜下。

  【注】

  天至秋则气降,物至秋则成实,实则宜下。凡邪在下者,俱宜取法乎此义也。

  凡可下者,用汤胜丸散,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注】

  汤者荡也,丸者缓也。下药贵速,故凡服下药用汤,所以胜丸也。中病即止,不必尽剂者,恐尽剂反伤其正气也。

  【集注】

  程应旄曰:用汤胜丸,贵活法也。中病即止,示节制也。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

  下利心下者,诸泻心汤证也。若寸、关、尺三部脉平实有力,虽下利仍宜攻其也。

  【集注】

  方有执曰:三部脉皆平,血气和可知矣。心下实也,所以急下之也。

  张锡驹曰:本经云: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宜下之。

  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

  脉迟不能兼滑,惟浮取之迟,沉取之滑,则有之矣。今下利脉迟而滑,谓浮迟而沉滑也,浮迟则外和,沉滑则内实。欲止内实之下利,仍当下之,使积去则利自止,宜大承气汤。

  【集注】

  程应旄曰:迟而滑,滑在下而迟在上,知为物阻之迟,非寒阴之迟,故但下其所阻,则内实去而利自止矣!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按】

  尺中「微」字,当是「大」字,若是「微」字,断无当下之理。

  【注】

  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谓按之且大、且涩、且有力也,关上尺中亦然。大涩有力,为实而不利之诊,故知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集注】

  程知曰:滑为有食,结滞经宿,则脉涩矣。尺以候内,沉以候里,故宿食之脉,按之反涩,尺中亦大而涩也。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

  初下利不欲食者,是伤食恶食,故不欲食也。若久下利不欲食者,是伤脾,食后饱胀不欲食也。今初下利即不欲食,故知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无疑也。

  【集注】

  程应旄曰:伤食恶食,故不欲食,与不能食者自别。下利有此,更无别样虚证,知非三阴之下利,而为宿食之下利也,故当下之。

  下利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

  下利差后,至其年月日时而复发其利者,此宿食积病攻之不尽故也。若其人形气不衰,饮食尚强,当攻其未尽,自不复发矣,宜大承气汤。

  【集注】

  方有执曰:其期也,谓周其一年之月日期也。

  程应旄曰:下利差后,而余邪之栖于肠胃回折处者未尽,是为伏邪。凡得其候而伏者,仍应其候而伸下,则搜而尽之矣。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注】

  此承上条互发其义,以详其脉也。下利脉反滑,是证虚脉实不相宜也。若其人形气如常,饮食如故,乃有当去之积未去也,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

  【集注】

  程应旄曰:滑为实,故可行通因通用之法。

  病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

  腹中不满而痛者,病或属虚,若满而痛,则为实矣,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集注】

  张璐曰:腹中既满且痛,为实结无疑,急须下之。

  程应旄曰:病腹中满痛,虽在阴经,亦可下,不必其为阳明矣。

  伤寒后脉沉,沉者内实也,下之解,宜大柴胡汤。

  【注】

  伤寒后不解脉沉,沉而有力者,内实也,宜以下解。然其人必午后小有潮热,故取大柴胡两解之也。

  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

  双弦,谓左关、右关,皆见弦脉也。左关脉弦,肝本脉也;右关脉弦,本刑土也。弦者,饮也;迟者,寒也。心下者,是肝邪挟寒饮而伤胃,故不可下,乃生姜泻心汤

  证也。若脉大按之紧,是阳有余而阴亦实也,乃有余之,非胃伤者比,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也。

  辨不可下病脉证篇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则不可下,下之则心下痞。

  【注】

  此即前不可发汗之条。所谓关脉浮濡沉弱,寸脉微,尺脉涩,阳虚血少之诊也。汗既不可,下亦不可,均为阳虚故也。若误下之,则寒虚内竭,心下痞,必成太阴误下下利之痞矣。

  【集注】

  程应旄曰:误汗亡阳分之阳,误下亡阴分之阳,无阳则阴独,而地气得以上居,故心下痞。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微弦为虚,虚者不可下也。

  【注】

  此亦前不可发汗之条。所谓关脉浮濡沉弱,寸脉弦,尺脉微,上实下虚之诊也。微弦为虚,既不可汗,亦不可下,下虚故也。

点击下载App,搜索"医宗金鉴",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