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跴麴疏
尹會一
臣查燒酒所需。高粱為多。而中州所植。高粱為盛。蓋因地土平衍。蓄洩無備。雨水稍多。即虞淹沒。惟高粱質粗而稈長。較他穀為耐水。故種植者廣。其稈名曰秫。民間編籬葺屋。織蓆炊薪。莫不取給於此。而黃河兩岸。堤長工險。歲搶二修。必需秫?墊鑲。所用更不可勝計。獨是高粱之為物。易朽而難於久貯。因用以造酒。資其利以濟日用之需。相沿既久。習以為常。而大開燒鍋。興販射利者甚少。民間取用。惟明流居多。其色類於燒酒。其味稍淡。亦用高粱作成。大?飲燒酒者十之二三。飲明流者十之八九。此酒。家常率能自造。隨處俱可零沽。幾於比戶皆然。使禁燒酒而不禁明流。則造酒仍眾。若禁燒酒而并禁明流。則犯禁者愈多。此臣仰體天心。再四籌畫。順民之情。因民之利。而不敢遽請嚴禁者也。惟是造酒必需麴。跴麴必用二麥。豫省產糧。惟二麥為最廣。而耗費麥糧者。莫如跴麴為最甚。凡直隸山陜等省。需用酒麴。類皆取資於豫。故每年二麥登場後。富商巨賈。在於水陸馬頭。有名鎮集。廣收麥石。開坊跴麴。耗麥奚啻數千萬石。夫麥乃五穀之精良。非若高粱之質粗而易朽。豫省之民尤每食必需。耗一分之麥糧。則損一分之民食。若省一分之跴麴。即裕一分之積貯。是禁麴既以節二麥之費。更以清造酒之源。臣請嗣後。除民間零星製麴自用者。免其逐戶查禁外。其有開張作坊。廣收多跴。囤積販賣者。嚴行定例治罪。并將失察縱容之地方官。定以處分。凡關津隘口。嚴加稽察。如有車載船裝。牲畜馱運\。盈千累百。販往各省者。即行查拏究治。庶幾麥糧歲有餘積。儲蓄日饒。而跴麴不行。則燒鍋亦可漸減矣。他如查禁之難。滋擾之弊。以及棗柿等類之均可燒酒。諸臣業經陳奏。不敢贅瀆。
上鄂相國論酒禁書
陳兆崙
昨奉旨發議。尚書孫公請酒禁一疏。蒙虛衷下詢。向聞尊誨云。弊中有利。利中有弊。為地方大吏者。毋輕言興利除弊。老謀\至計。嘗流連於心不能忘。孫公所奏開燒鍋一事。其言實有類於是。願先生察之也。孫公以高粱祇堪供造酒之用。推論禁止之弊。謂於生計有損。此說誠\矯枉過當。夫使果重其罰。而立致其效。則家有?藏。巷無?飲。豈非為治者之至願。而無?毫之弊哉。若愚見所慮者。在萬萬不能禁止耳。何也。天下承平日久。狃於休養之樂。彼安知耗穀之患。而但以為大欲所在。日用之常。故聚賭私鑄之奸。未必人人能之。時時為之。造酒則事習而工省。毋論資本多寡。皆可隨分收息。嘗往來經齊魯燕趙間。五里十里之堠。三家四家之村。曠蕩蕭條。一無所有。惟燒酒雞卵。則家蓄而戶纍焉。其寒冬置子於懷。兩人合衣。而下無襦?者。股戰而顏酡。非一人也。至於縛草為亭。呼客駐馬。招之立應。歡然探囊。何者。酒不費錢。而溫如挾纊故也。其他赤?老媼。裸體童男。扶路叫號。一錢莫與。所遜於亭中人者。不過數升資本。而即已狼狽若此。夫此村堠之民。豈皆有力能為燒鍋者哉。而既禁燒鍋。則未有安置此輩之所。而此輩固滿於齊魯燕趙間矣。若其有力之家。業於是者。寬游其生於平日。驟峻其法於一時。其勢不出於抵死觸禁不止。而此抵死觸禁之人。又滿於河北五省中矣。夫弊有積重而不可返。利有至美而難以興者。尚書慮之於禁止之後。以利為害。愚則慮之於申禁之時。未有利而先見害。似宜一思而再思也。方今君相一德。動發帑金。數逾鉅萬。一切賑濟蠲免。不煩再計。尤加意近畿各道。屢訊疾苦。此時民氣和樂。自不待言。似不宜求治過急。而稍損其樂生之心。或更需之數年之後。使彫敝日起。則民氣固。而令無不行也。以上所列。聊備輿誦。伏惟鈞裁。而賜以訓示焉。
請開酒禁疏
孫嘉淦
伏讀上諭。河北五省。燒酒盛行。特以飲少輒醉。其價易售。人皆樂其便易。故造之者多。則是造酒之由。皇上既知之矣。又讀上諭燒鍋之禁。有司陽奉陰違。黠悍富民。用其資財。串通胥役。敢於觸禁肆行。則是禁酒之弊。皇上亦既知之矣。知其造之多而禁之難。而猶斷然必禁者。以造酒之家。類皆富民。而非貧民之生業。禁酒而存米穀。則富民不過暫緩於一旦。而貧民將享樂利於無窮。此所以斷然禁之而不疑也。臣之愚昧。則以為燒酒之禁。無論禁之而滋擾。擾之而終不能禁。借令禁之不擾而能永禁。其貧民之生計。米穀之?藏。不惟無益。而且有所損。臣請詳言之。望皇上鑒宥而採擇焉。夫所謂作酒醪以糜穀者。為黃酒言之也。黃酒之。必用小麥。其米則需糯粳秫黍。此皆五穀之中。最精且良。糜之誠\為可惜。若白酒則用高粱。而佐以豆皮黍殼穀糠之類。其麴則用大麥。大麥與高粱。非朝夕所常食。而糠殼等項。本屬棄物。雜而成酒。可以得重價。其糟可以喂六畜。此乃化無用為有用。非作無益而害有益也。他若棗柿葡萄等類。皆可燒酒。乃天地自然之利。不需米穀而成。今欲禁燒酒而併禁黃酒。則無以為祭祀賓客養老之用。誠\有所不可。若不禁黃酒而止禁燒酒。則是使天下巨萬億兆飲燒酒之人。皆轉而飲黃酒。飲燒酒四兩而醉者。飲黃酒二三斤而不足。則黃酒之沽。必什倍於前。而小麥糯黍之費。不可以數計矣。省大麥高粱之麤且賤者。而倍費小麥糯黍之精且貴者。此臣所謂無益於蓋藏者也。至小民之生計。則豈特口食已哉。必將以釜甑爨而以鐵耕。百工之所為。皆需以粟易之。而又有稅糧之徵。衣服鹽蔬之用。婚姻疾病喪葬之費。非糶五穀無由得也。
故粟太貴則病末。太賤則傷農。得其中而後農末俱利。故農有歉荒。亦有熟荒。計十年之內。歉歲三而豐歲七。則粟宜有所洩。非但積之不用而已。今北五省之地。不種高粱。則無以為薪席屋牆之用。種之而用其?稈。則其顆粒宜有所售賣。燒鍋既禁。則富民不買高粱。而貧民之高粱。雖賤而不售。高粱不售。而又必需酒。則必賣米穀以買黃酒。向者一歲之內。八口之家。賣高粱之價。可得七八兩。今止二三兩矣。買白酒之費。不過二三兩。今買黃酒則費七八兩矣。既已所入少而所出多。又加以?糠穗穀之類。堆積而不能易錢。園林果木之實。腐朽而歸於無用。牛羊??等畜。艱食而不能肥腯。自然之利皆失。則日用所需。惟糶米麥。糶之而售。則家無?藏。糶之而不售。則完納稅糧。以及衣服婚喪之用皆絀。此臣所謂有損於生計者也。且夫小民之趨利。如水就下。此非政刑所能防也。利所不在。雖賞之而不為。利之所在。則禁之而愈甚。燒鍋禁則白酒少。酒少則價必貴。價貴則私燒之利什倍。入倍之利之所在。則民以性命爭焉。私鑄銅錢。私造賭具。罪至斬絞軍流。而民猶或犯。無他爭利故也。今私燒白酒。則將定以何罪乎。我皇上大聖至仁。斷不忍以飲食細故。而置民於大辟。則其罪必不比於私鑄造賭。罪輕於彼。而利有甚焉。欲民之不犯難矣。不得已也。而重官吏之處分。官畏處分則查拏。中商小賈。類皆失業。而豪富之家。高牆深院。查拏之所不至。敢於觸禁。則富民益獲漁利之益。貧民不勝其欲而思效之。將改造其器。而變易其法。於是乎釀醋之盆。皆可以釀。蒸飯之甑。皆可以蒸酒。有司奉令不謹。則賄縱而分其貲財。奉令過謹。則橫拏而傾其身家。不甯惟是而已。夫醋盆飯甑。則何家不有哉。一家之盆甑。偶爾犯法。則萬家之盆甑。盡屬可疑。將炊爨之民。比戶可以查拏。日用之物。隨手可以訛詐。公庭無非訐酒之訟。而囹圄亦不能容犯酒之人矣。孟子曰。君子不以所養人者害人。本為小民之生計。而滋擾如此。則立法不可不慎也。臣之愚昧。以為燒鍋之禁。或宜於歉歲。而不宜於豐年。歉歲粒米維艱。則大麥高粱之類。亦可以療飢。禁之誠\為有益。但止可禁於成災之地。而各處不必通行。亦但可善為勸導。暫為封貯。而不必壞其器具而加以刑罰。至豐年米穀足食。則大麥高粱之類。原非朝夕常食之物。自宜開通酒禁。使官吏無由需索。而民間亦得出其不急需之顆粒。無所用之?糠。轉移售賣。以佐不時之費。則上下不擾。而百姓自享盈甯之慶矣。望皇上為斯民熟計之也。
請開?禁疏乾隆三年
孫嘉淦
乾隆三年六月初八日。辦理軍機大臣。面奉上諭。據江蘇巡撫楊永斌奏稱。嚴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