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古今医统大全",免费读到尾

  藕煎大藕五斤,切二寸长,又碎切之。日晒出水气,以沙糖五斤、甘草末一两,拌匀,入

  瓷罐内,又入蜜一斤,用泥封罐口,慢火煮一伏时,待冷开用。

  姜煎社前嫩姜,不令见水。用生粗布拭净,用蜜煎去头水,换蜜煎,令金色,净器收之。

  糖橘洞庭塘南橘一百个,宽汤煮过,令酸味十去六七。皮上划开四五刀,捻去核,压干留下。

  所压汁和糖二斤,盐少许,没其橘,重汤顿之,日晒直至卤干为度,乃收贮。

  薰橘用盐少许,甘草末和汤浸橘少时,火上薰之。

  脆梅好梅子一斤,肉多核小圆者佳。飞盐一两、明矾半两,量以水调匀下缸,浸梅子没至背。

  五六日梅黄,漉起出。以清水淋去盐矾气味尽,控干。每个切去核,再下白水浸一宿,令味淡。

  若尝有酸味,再换水浸至淡,滚汤焯过,沥干,滚汤浆候温,浸一宿漉出,再将糖浆滚热,焯过

  沥干,待梅并糖浆温,再浸梅在浆内。如浆浓则可久留,温则梅不皱。须如此再浸再漉三四次佳。

  白梅梅子择肥大红脸者,摘下勿掐,每一百个用盐汁三四碗,浸过两宿,漉出控干,别用盐

  一百两,重滚汤

  开,薄纸滤取清汁宽浸,日中晒之,候盐汁凝霜为熟。又不如炉灰□浸一宿,洗晒干汁为度。

  杨梅煎梅三斤为率,用盐一两腌半日,沸汤浸一宿,控干。糖二斤,轻手拌匀,日晒汁干收。

  水杨梅先和盐水浸梅于盆,盐多则浮,盐少则沉,着中则味佳,留之。若要妙不损,将瓶贮

  水于树上,摘入瓶中浸,甚妙。

  金橘煎金橘以刀匀厘细路,法酒煮,候冷,以针挑去核,瑾扁,酒汁尽,每一斤用蜜半斤煎,

  去酸苦水,再以蜜半斤煎,入器收之。

  木瓜煎取初收木瓜于汤内炸过,令白色取出放冷,于头上开盖,尖刀取出穣,净,便入盐

  一小匙,候水出即入白芷、细辛、本、藿香、川芎、胡椒、砂仁等分为末,瓜一枚内一小匙,

  以瓜内盐水调匀,日晒候木瓜干,入熟蜜令满,又晒蜜干为度。

  橄榄煎用水于瓦上擦去浓皮,铜刀界破,入蜜一半,沸汤浸了,煮一伏时自然去核,候干,

  炼蜜再煎数沸收贮。

  炒栗栗子不拘多少,用砂铫或熨斗,中入油纸捻一个同炒妙。或先于众栗中择二栗,方平

  可作合者,却以一枚用香油涂湿,一枚用水涂湿,仍以作合置锅底,然后取众栗逐旋,盖加二栗

  之上。虽多至一二斗亦不妨,却盖锅,密,火烧一饭顿取出,其栗颗颗有油,且不粘壳,又酥烂至妙。

  法制杏仁杏仁一斤,用滚灰水炸过,晒干用。面炒熟,炼蜜拌匀,下后项药拌之。砂仁、

  陈皮、茴香、薄荷、白豆蔻、檀香各二钱,甘草三钱,炙,同为细末用,拌杏仁食之,治肺气喘

  促,心腹胀闷。

  烧杏仁杏仁以香油炸,焦黄色为度。用铁线络杓捞起,候冷定,食之极肥美。

  东瓜煎经霜老瓜去青皮,以近青赤肉,切片,沸汤炸过,放冷。以锻石汤浸一宿,去灰水,

  以蜜放瓷器内熬熟,下瓜片,煎数沸漉出,别用蜜煎,候瓜色微黄倾出,待冷以瓷器收,炼蜜养之。

  又东瓜煎东瓜去皮,切作片于滚汤炸过,盐、醋同生芥菜拌匀,同腌一日漉出东瓜控干,入

  熬熟冷蜜和入瓶,紧封口,十日可吃。

  笋煎笋,新米和壳煮七分熟,去皮。随意雕切,每十斤以蜜半斤浸半日,漉干即用。三斤煎成收之。

  衣服类第六

  寝衣即今之禅衣似也。《论语》记∶孔子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上如衣领,有肩坎,下阔

  如轮,以杀缝之。长八尺,阔一丈,约用梭布六丈。外青里褐,用花约四斤,用绵只二斤,尤轻

  妙。内用迳尺绵团一个,随身携带。冬天早晚披衣而坐,闭目定息,凝神片刻,诚为至要。士商

  家不可不备也。

  龙虎衣修养家有龙虎衣,夜卧必用,以固济丹田、肾堂、玉道,实为外护要法。甫谓凡人

  必用之衣,盖日夜不可须臾离也。其法用帛三尺三寸,迳五寸,内用熟艾叶掺以花椒、茴香、檀

  香为末,薄铺用线钉缝,自后循前,以丁幅往上插贴丹田,此为人身元气根本之地,不可以不慎也。

  【寒衣热解】抱朴子云∶先寒而衣,先热而解。

  【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头痛,食不消。

  【湿衣发疮】《千金方》云∶湿衣及汗衣皆不可久着,令人发疮及风搔。大汗不可偏倚乘风,

  令人偏风,半身不遂,汗衣宜急易。

  【衣里不宜黄色】《诗》云∶绿衣黄里,心之悲矣。黄为中央之正色,为君之服色。而反以

  为里,则是阴阳颠倒,故弗宜也。诗人引喻贵外家而贱妻,亦室家之索也。红紫不以为亵服,意亦如此。

  【反衣顺吉】凡人旦起,着衣反者便顺,反而着之吉。

  【衣勤浣身数沐】沈存中《志》云∶衣服勤浣洗,以香沾之,身数沐浴,令洁净,则神安道胜也。

  【不与人同】齐人《千金月令》曰∶衣服巾栉枕镜不宜与人同也。衣服不宜买故衣,恐衣不祥。

  【衣香有喜】凡衣服忽闻香气,主有喜庆,忽闻臭秽即知疾凶。

  【衣忽生斑】衣服忽生斑痕,忽染脂粉及有孔穴者,并不祥。

  【入绵无珠】伏中装绵人衣则无珠,秋冬装绵则有珠。法以灯芯少许铺绵上,则无珠出也。

  【绢衣布里】凡绢衣用木绵布为里,以杏仁或银杏擂浆浆者,不吃绢。

  【米泔浣洁】白衣服用洗白米泔浣之一日,自洁白。热白饮汤浣之亦洁白。

  【鸡粪练绢】北绢黄色者,以鸡粪煮之即白。

  【洗油污衣】用面扑之,或以水调面敷之一日夜,尽脱。又法∶滑石、天花粉不拘多少,为

  末。将污处以炭火烘热,以末糁振之,未尽,再烘再糁,甚者不过五度。一方以蚌粉浓糁污处,

  以熨斗坐糁处则去。一法以

  炭火熨之,或以萝卜汤洗之。

  【洗墨污衣】用杏仁细嚼,擦之自去。再以热汤一洗,尽去无迹。一方嚼枣肉洗之。墨污绢,

  以牛胶涂之候干,揭起胶墨则落。一方以白梅捶烂洗之。一方用饭擦,以水洗之。

  【血污衣】以萝卜搓之自去。又以净水逐口漱过,洗之自去。

  【酒浆醋污衣】以藕擦之无迹。

  【漆污衣】杏仁、川椒等分烂研,揩污处,净洗之。

  【蟹黄污衣】用蟹腮揩之即去。又法∶用橙子穣擦之自去。

  【湿洗墨油法】皂角一枚,去皮弦,枣子五枚,滑石半两,豆豉一两末,以杏仁捣和,干收

  之。遇有油墨污,以水蘸湿用。

  【洗苎布法】梅叶捣取汁,以水和浸布,后用清水漂之,带水铺净地上晒干,未白再浸再晒。

  【洗葛布法】用米泔浸二日,取起折贴,用板夹之,水尽晾干,污自去,勿搓。糨则用浆水

  入山栀汤和极稀,浸一时,亦折夹之尽,用熨斗熨之,平直如新。

  【洗竹布法】不可揉,揉则随手破折。须折叠,以隔宿米泔浸半日,却用温水淋,以手按或以

  板夹,垢自去。

  【洗蕉葛法】清水揉梅叶洗其衣不脆。或以叶捣泡汤滤洗之亦可。

  【洗糨铁骊布法】松子肉细,和糨中不脆。又法∶用茶浓汁入香油一二滴,糨之亦佳。

  【洗白衣】煮萝葡汁洗之垢去。烂捣汁洗之亦净。

  【洗毛衣及毡法】猪蹄爪煎汤,乘热洗之,污自去。

  【洗罗绢法】凡罗绢衣稍有垢,便折之桶中,以皂角汤温泡之,以手拍洗,频翻之,又浸且拍,

  垢腻尽出。却过净器,以温汤浸之又拍,勿展开,迳搭竹竿上,候水滴尽,乃展开穿晾。不浆不

  熨,候干折。

  【洗彩色】凡彩色垢衣,先用牛胶水浸半日,温汤洗之。

  【练绢法】先用便桑殊汤煮熟了,然后用猪胰炼绢之法,须候灰汤大滚,下帛候沸,不住手搅,提转。

  勿过熟,过熟则烂;勿夹生,夹生则脆。验生熟法∶煮绢时就手扭些,随手散则未熟,再煮数沸,候扭住不散

  为度。用胰法∶猪胰一具,同净灰捣成饼,阴干。用时量绵多少,剪用稻草一条,折作四指长条,搓汤浸帛。

  如无胰,只用栝蒌去皮,取穣捣碎,入汤化开,浸帛尤好。

  【洗梅衣】凡梅蒸衣服成斑迹,以枇杷核捶碎为末,泡汤洗之自去。

  【蚊蝇粪污衣】以灯芯蘸水擦之则去。

  【茶褐衣梅迹】凡茶褐衣服发白花斑点者,以乌梅煎浓汤,用笔涂迹上,立还原色。

  【纸被】纸被旧而毛起将破者,用黄蜀葵梗五七茎捶碎,水浸涎刷之则如新。或以木槿针叶捣水刷之亦妙。

  芝麻萁烧烟薰纸被不作声。

  【洗油污书画法】海螵蛸、滑石(各二钱)、龙骨、白垩土(各一钱),共为末用。铺油污

  之上以熨斗熨之。大凡油污多时已干者,仍以油渍,大透不妨。否则以水浸湿,半干上药亦可。

  【洗葛衣】用梅叶或杏叶揉水洗之不脆。

  【洗油布】肉案上抹油布,以热浆水加入猪胆汁洗之,油自去。

  【染芦花色】以帛二十两为则,用土红为细末四两,先擂和水三碗成浆,然用热汤一斗入缸

  盆中搀和匀。再入明矾末一两,滚汤泡入,用帛入揉良久扭起,将原水浇滚,少入皂矾。又将帛

  入其内揉之,则成芦褐色。皂矾多则黑,皂少则红,要看浅深着色尤妙。有用苏木煎汤,胜于土红。

  【染油绿色】先将帛染作深蓝色,再入槐花汤。入明矾染之,则成油绿。如要深色,再用槐花汤染。

  起居类第七

  属性:人身元神出入目中,五脏精华亦聚于目,故《阴符经》曰∶机在目。《道德经》曰∶不见可

  欲而心不乱。是以内养之法,常要两目垂帘,返观内照,降心火于丹田,使神气相抱,故《太玄

  ·养初一》曰∶藏心于渊,美厥灵根。测曰∶藏心于渊,神不外也。

  心牵于事,火动于中。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心调则息自调,静久则息自定。

  息机以死心,死心以养气。

  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流,外三宝不诱中而扰。

  呼吸要绵绵深入丹田。

  常要使呼吸为夫妇,神气为夫妇。盖夫妇云者,欲其相合而不相离者也。

  毋劳尔形,毋摇尔精,毋使尔思,毋虑营营。寡思虑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寡言语以养气。

  久视伤心损血,久坐伤脾损肉,久立伤肾损骨,久卧伤肺损气,久行伤肝损筋。

  坐处不可太明,太明则伤魂,不可太暗,太暗则伤魄。尤忌湿气。心有所爱,不可深爱;心

  有所憎,不可深憎。

  发多梳,则令人明目去风;体多浴,令人伤气倦怠。

  春夏宜早起,秋冬宜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鸡鸣前。

  凡大小便,宜紧闭口齿,目上视,使气不泄。

  遇小疾可行八段锦,或用六字气法。

  每夜以手擦涌泉穴,左右各三百遍,甚益下元。

  五味淡薄,令人神爽气清,少病。酸多伤脾,咸多伤心,苦多伤肾,辛多伤肝。尤忌生冷硬物。

  饮食不可过多,亦不可太速。切忌空心茶,卯时酒,黄昏饭。

  夜深不可醉,不可饱,不可远行。

  怒后不可便食,食后不可发怒。

  软蒸饭,烂煮肉少饮酒,独自宿。此养生之妙法也。

  饭后徐徐行数十步,以手摩面及胁及腹,仰面呵气四五口,能去饮食之毒。

  凡早行饮酒一瓯,以御雾露之毒。无酒嚼姜一片亦可。

  伤食饱胀,可紧闭口齿,耸肩上视,提气至咽喉,少顷后降入丹田,如此升降四五次则消化矣。

  临睡用石膏、花椒、青盐末擦齿,以好茶漱之。叩齿数遍,一日饮食之毒不留齿间,终身无齿疾。

  求免自警。慎则免侮,谦则免妒,默则免恶,忍则免祸,勤则免误。此五者废一焉,求免不可得也。

  养生四印∶忍默直平也。所谓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无可拣择,眼界

  平;不藏秋毫,心地直。

  勤有三益。盖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一夫不耕,则受其饥;一妇不蚕,则受其寒。是勤可以

  免饥寒也。农民昼则力作,夜则颓然甘寝,故非心淫念无从而生,是勤可以远淫僻也。户枢不蠹,

  流水不腐。周公论三宗、文王之寿必归之无逸。吕城公释之曰∶主静则攸存博浓,自强则坚实精

  明;操存则血气循轨而不乱,收敛则精神内守而不浮。是勤可以致寿考也。

  房室之戒多矣,而天变为尤。《月令》先雷三日奋木铎,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

  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谓其渎天威也。今之生子而形殊体缺者,又安知不犯斯禁也?

  凡起居见怪,不可惊怪。但宜镇之以静。如桓公见紫衣之神,周南见怪鼠之语,李叔坚不杀

  戴冠之犬,公亮大书入窗之手,是皆能以气胜之也。夫怪其能伤人?所患者不能持守,乃自伤耳。

  彭祖曰∶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若念头真正无所思者,大能延年也。又曰∶人能一月再

  泄,一岁二十四泄,得寿一百岁。

  上士异床,中士异被。服药千朝,不如独宿。

  饱食过度,房室劳损,血气流溢,渗入大肠时便清血,腹痛,病名肠瘕。

  忿怒中尽力房事,精虚气节,发为痈疽。恐惧中入房,阴阳偏虚,发厥,自汗,盗汗,积而成劳。

  远行疲乏人入房,为五劳虚损。

  广成子曰∶无劳尔形,无摇尔精,可以长生。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盖敢于有为则杀身,不敢有为则活其身也。

  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脉络伤。伤阳则衄,伤阴则下。

  行不远步,立不至疲,坐勿背日。

  夜行常啄齿,能杀鬼邪。以手掠发,则邪不敢近。

  灯烛而卧,魂魄不安。灯烛行房,寿命不长。

  卧处头边勿安火炉,日久引火气,头重目赤,鼻干,发脑疽疮疡。远行触热,逢河勿洗面,

  令人面生。

  乱发藏卧房壁中,招不祥。

  过神庙,勿轻入。

  箫管挂壁,取之勿便吹,恐有蜈蚣在内。

  枕中安决明子最能明目。菊花不可多放枕中,久之令人脑冷。暮卧先读《黄庭内景玉经》一

  遍乃卧,使人魂魄自然精炼。常行此法,二十八年成仙。

  庄子曰∶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春秋秦医和视晋侯之疾曰∶是谓近女室。非鬼非食,惑以丧

  志。公曰∶女不可近乎?对曰∶节之。

  仙书曰∶人寿夭在于撙节。若将息得所,长生不死。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

  若要安乐,不脱不着,北方语也;苦要安乐,频脱频着,南方语也。

  黄帝曰∶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损,寿百数也。

  彭祖曰∶凡人不可无思,当渐渐除之。人身虚无,但有游气。气息得理,百病不生。又曰∶

  道不在烦,但能不思衣,不思食,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不劳,神不极,可得千岁。

  昔有士人,观书忘食。一日有衣紫人立前曰∶汝再不食,吾其死矣。问其何人,曰∶我,谷

  神也。于是绝思而食如故。盖思则气结,伏热不散,久而气血俱虚,疾至夭枉也。

  饮玉泉者,令人延年除百病。玉泉者,肾间液也。鸡鸣、平旦、晡时、黄昏、半夜、一旦、

  一夕,凡七漱玉泉饮之,每饮辄满口,咽之延年。

  远唾损气,多唾损神。又云∶远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

  汗出毛孔开,勿令人扇凉,亦为外所中。

  食后,以纸拈打喷嚏数次,气通则目自明,疾自化。

  【设席避蝇】用竹叶一束悬壁间,酒于上,蝇尽逐飞竹叶上,并不来席上。

  【宅中取窖】凡宅中阴处,深凿一窖,取如房屋,天窗通亮。冬暖夏凉。遇秋收鲜果瓜菜之

  属,如法安顿,待冬用之。夏月安置酒馔等物,可避暑虫,若蓄水尤妙。又冬夏极冷热之时,可

  于内酿酒。

  【冬不冻瓶水】冬月欲不冻水,好烧酒搀入,则不冻也。

  【晨月可成冰】用寒水石一两为末,煎汤密封罐内,坠井底则成冰,取起破罐用之。

  【池水澄清】用瓶盛粪,以箬扎口投池中,则水清。

  【澄清水法】凡遇梅雨及淫雨大水,溪井汲水俱浑,水缸中擂捣黄豆或杏仁十数枚,入缸搅

  片时,候定自清。

  【池塘不漏】用马粪和锻石泥,池塘能长春苔,使其不漏,又不死鱼。

  【牛骨注池水】崇宁年间,西部内苑中池水易涸。或云置牛骨于池中则不涸。置之果然,今

  人用之皆验。

  【鱼塘】大者九亩或七亩,深丈许。以砖石堆砌屹崛,作十洲三岛。其鱼昼夜五方游走,自然

  生长。朝游东方,作十洲,堆砌在水中,不可出面,更宜深凹。日中游南方,可挖三窟如井状,

  谓三岛。日晡鱼游西方,水止深三尺,多栽蒲柳之类,使鱼驰骋于其影间。黄昏鱼北游,可深五

  六尺,多留萍藻,鱼止于此。夜半居中,深三四尺作明水,其鱼朝星斗。池中筑一台,方丈许,

  立一突,如烽燧状,藏狗骨、毛草,相间积于突中。或有疾风豪雨,点烧草骨。臭烟起,使龙不

  至戏,否则鲤鱼皆飞去。塘中有鳖,名曰神守,则鱼不去。

  起居类第七

  属性:【收书不蠢】芸草藏书,即芸香也。古人窗前必栽此草,以备收书,故芸窗。今北方香菜是

  也。茎叶并似醒头香,南方亦多有之。《本草》名芸台,置书帙中不生蠹鱼,置席下则除蚤虱。

  叶类豌豆,作小丛,南方谓之十里香。此草在数十步外便闻香气。今不得芸香,用朝脑置书箱中,

  亦免蠹鱼。

  【糊屏相画】打糊入白芨、明矾,则不蛀。入萝卜汁少许则不瓦。

  【绢书】绢布上写字,用姜汁磨墨及粉,则不渗开。

  【油纸书】用肥皂浸水磨墨,洗油纸不麻,肥皂汤调颜料,可画烛上。

  【法写销金字】牛胶一两,水溶化如漆稀,用藤黄为末,不拘多少调入,以色黄为度。夏月

  胶易干,入蜜一钱半,冬月一钱,春秋约用蜜少许,取真难干而易上金也。

  【制铜代泥金法】黄铜细末半斤,捣。荸荠半斤同拌,水调。三日成如泥,取出,淘去荸荠,

  将铜和胶水,研如金,任用。

  【矾纸法】大字纸,用水胶一两,明矾八钱,水五碗煎化,羊毛刷刷上。中字纸,水胶一两,

  矾四钱,水三碗。小字纸,胶一两,矾三钱,水三碗。凡煎水时,用水一碗泡化明矾,水二碗以

  胶溶化停当,二水俱要冷热相匀,方合用。

  【冬月写字不冻】砚冻,用烧酒磨墨写字则不冻。

  【去错字】蔓荆子二钱,龙骨一钱,葙子霜半钱,同为末。先点白水在字上,以药末掺之,

  候干即拂去。

  【宝鉴起字方】砂、瓦粉、木贼、白龙骨、密陀僧、白石脂、桑柴灰各等分,信石少许,

  为细末,先用清水湿字后,上药,以熨斗熨之,干即落。

  【造印色法】真香油一两,天麻子一两,同入铜铫内熬熟。入好黄蜡一钱和匀,乘热拌熟艾

  如泥,然后入朱,随意多少,色红为度。不须用绢衬隔,自然不塞印文,则又不生白醭,久而不炽。

  一法∶用真蜜少许,久而愈鲜。如无蓖麻子油,只用香油二两。蓖麻子肥者四十粒,去壳入

  油内,煎焦去之,用油则一也。

  【读书灯】灯油,用大麻子油,无烟不损目,但易干。每斤入桐油二两和之,则难干,又避

  鼠耗其余香油、豆油皆同上。以炒盐少许,置灯盏中,亦省油以生姜擦盏边,不生滓晕。

  【桐油盏不垢法】点桐油,灯盏以姜擦之令干,入桐油点灯不垢。

  【书窗明纸】须用油纸糊窗,则明亮又坚《雨洒诀》云∶桐三麻四不须煎,十五蓖麻去壳研,

  定粉一分和合了,太阳一照便光鲜。

  【调朱点书】用白芨水胜如胶,胶多有气臭。

  【贮笔法】川椒一钱,黄柏五分,煎汤一杯,蘸笔头,晒干收,年久不蛀。

  【洗砚法】凡砚磨墨,日久不免有尘灰积驻,写字必不光,且又坏笔,须常洗之。用枯莲房

  蘸水洗之,则垢易去,不伤砚。凡砚池边斑驳墨迹,切不可磨去,此名古砚文。

  【调朱书碑石法】凡就石书丹,须用皂角煎汤调银朱,方写得上。

  【书套纸匣打骨用糊法】糯米浸软擂碎,滤出浆,去渣。头用净浆,再入豆粉、锻石少许,

  打成糊表纸骨做器匣外面装裹,仍用面糊敷干处,勿令发蒸。一年后其坚如石,极妙。

  器物类第八

  属性:【古钟鼎彝器辨】三代之制,夏尚忠,商尚质,周尚文。其制器亦然。商器质,质素无文。

  周器雕篆细密,此固一定不易之论。而夏器独不然。余常见夏戈于铜上,镶嵌以金,其细如发,

  夏器大抵皆然。岁久金脱,则成阴窍,以其刻画处成凹也。镶嵌金,俗讹为商嵌,追逐其章,金玉其相。

  【水土传世三等古铜器】铜器入土千年,纯青如铺翠,其色后稍淡。午后乘阴,翠润欲滴。

  间有土蚀处,或穿或剥,并如蜗篆自然,或有斧凿痕,则伪也。铜器堕水千年则纯绿色,而莹如

  玉朱,及千年绿而不莹,其蚀处如前。今人皆以此二品体轻者为古。殊不知器大而浓者,铜性卒

  未尽,其重止减三分之一,或减半。器小而薄者,铜性为水土蒸淘易尽。至有锄击破处,并不见

  铜色,惟翠绿彻骨。或其中有一线红色如丹,然尚有铜声传世,古则不曾入水土,惟传人间。色

  紫褐而有朱砂斑。甚者,其斑突起,如上顶辰砂,入釜以沸汤煮之,良久,斑愈见。伪者,以漆

  调朱为之,易辨。

  【铜醒】三等古铜并无醒气,惟土古,新出土尚带土气,久则否。若伪作者,热摩手心以擦

  之,铜腥触鼻可畏。

  【识文】夏用鸟迹篆,商用虫鱼篆,周用虫鱼大篆,秦用大小篆,汉以小篆、隶书,三国用

  隶书,晋宋以来用楷书,唐秦用楷隶。三代用阴识,谓之偃囊字,其字凹入也。漠以来或用阴识,

  其字凹,间有凹者,或用刀刻如镌碑。盖阴识难镌,阳识易成。阳识决非古物也。

  【款文】识款,篆字以为功。所谓铭书钟鼎,款乃花纹,以易识古器。款居外而凸,识居内

  而凹,夏周器有款有识,商器多无款无识。

  【款识真伪】古人作事心精致,工人预四民之列,非若后世贱丈夫之事,故古器款必细如发,

  而匀整分晓,无纤毫模糊。识文笔画,宛宛如仰瓦,而欲深浅如一,亦明净分晓,无纤毫模糊。

  此盖用铜之精者,并无砂类,一也;良工精妙,二也;不吝工夫,非一朝夕,所谓三。设有古器

  所识,精成模糊,必是伪造。其体质、颜色、臭味亦自不同。

  【伪古铜器】其法以水银杂锡末,即今磨镜药是也。先上在新铜器上,令匀。然后以酽醋、

  砂末蘸匀上,候如蜡茶色,急入新汲水浸,即成蜡茶色,候如漆色,急入新水浸,即成漆色,

  浸稍缓则变色矣。若不入水,即成纯翠色。三者并以新布擦,令光泽。其铜腥为水银所匮,并不

  发露。然古铜声微而清,新铜声洪而浊,难逃识者之见。

  【古铜灵异】古铜器入土年久,受土气深,以之养花色鲜明。如枝头开速而谢迟,或谢则就瓶

  结实,若水秀传世,古则尔。陶器入水千年亦然。

  【古铜多能避祟】人家宜蓄之。盖山精水魅之能为祟,以历年多耳。三代钟鼎彝器,历年又

  过之,所以能避祟。范文正公家有古镜,背具十二时,如博棋子,每至时辰则博棋中明如月,循

  环不休。又有士人家,藏十

  二时钟,能应时自鸣。此皆古器之灵也。

  【古琴辨】古琴以断纹为证。盖琴不愈五百岁不断,愈久则断愈多然断有数等,有蛇腹断,

  有纹横截琴,相去或一寸,或二寸,节节相似,如蛇腹下纹。有细纹断,如发千百条,亦停匀多

  在琴之两傍,而近岳处则无之,有面与底皆断者。又有梅花断,其绞如梅花头,此为极古,非千

  余载不能有也一应漆器无断绞,而琴独有之者,盖他器用布漆,琴则不用;他器安闲,而琴日夜

  为弦所激,又岁久桐腐而漆相离破。断纹隐处虽腐,磨砺至再,重加光漆,其纹愈见。然真断纹

  如剑锋,伪则否。

  【伪作断纹】用信州薄连纸光漆一层,于上加灰,纸断则有效。或于冬日以猛火烘琴热,用

  雪罨激烈迸。或用刀刻画于上,虽可眩俗眼,然决无剑锋,亦易辨。

  【古砚辨】世之论砚者,皆曰多用歙石,盖未知有端溪。殊不知历世以来皆采端溪,至南唐

  李主时,端溪旧坑已竭,故不得已而取其次,歙乃端之次,其失一也。近时好事者作砚谱,惟分

  端溪上中下三岩,而不知下岩有旧坑无新坑。上中二岩则皆有新旧坑,于歙亦然,其失二也。世

  之论端溪者,惟贵紫色,而不知下岩旧沆,惟有漆黑青花种,初未尝紫色,无他耳,未曾睹古砚,

  其失三也。余虑世人贵直鉴而无心赏,故述古砚辨。为说端歙二溪,而不他及,端歙或强以为砚,

  宁不羞见子墨客卿乎?是说非古于砚者,其孰知乎?

  【古画辨】古人远矣。曹丕与吴道子近世人耳,犹不复见一笔,况顾陆之徒,其可得见之哉?

  是故论画,当以目见者为准。若还指古人曰此顾也,此陆也,不独欺人,实自欺耳。故言山水则

  当以李成、范宽。花果则赵昌、王友。花竹翎毛则徐熙、王筌、崔日、崔顺之流。马则韩伯时,

  牛则属范二,道士、仙佛则孙太古,神怪则石恪,猫犬则何尊师、周。得此数家,以为奇妙。

  士大夫家或有收其妙迹者,价亦千金矣。何必远求太古之上,耳目所不及者哉?

  【辨名画】人物顾盼,语言花草,迎风带露,飞禽走兽,精神如真。山水林泉,清涧幽旷,

  屋庐深邃,桥路往来。山脚入水,陆明水源,来历分晓。有此数端,虽不知名,定妙手乎?

  【磨古剑】勿用水及粗石,用香油就细石上慢磨去锈,却用打铁炉边打下铁花三两,入木

  炭一两,水银一钱,同研细末掺剑上,以布片蘸油擦,久磨令光,绵拭净,以酥涂挂壁。

  点铜斑法

  砂寒水石(各半两)金丝矾(二钱)胆矾(三钱)

  上为细末,以清盐水调,先将铜器用绿矾和盐水涂一次,火上烧。涂二次了却上药,令干,

  再上掘地作一坑,炭火烧令红,用醋以沃之,乃入铜器于内,以醋糟盖其上,乃掩以土。半月出

  之,洗干,用黄蜡揩,自有诸般颜色。

  【朱砂斑】先以古铜器于火上烧去油污,用好米醋涂之再烧去油,却以白矾、硼砂等分为末,

  醋和,乱点铜,用火烧之微红,以风木炭打磨,色如胭脂,甚好。

  【洗古铜】先将铜器以水洗净拭干,用捣罗过极细灰末遍擦,以硬靴刷刷之,然后用绵揩擦出色。

  磨镜

  白矾(六钱)水银(一钱)白锡(一钱)鹿角灰(一钱)

  上将白锡入水银,和研如泥,淘白,入鹿角灰及明矾,研极细末用,如色青,再洗令白。

  画写镜法

  雌黄(一钱)粉霜砂(各一分)

  上细研,以胶水调,任意于镜上描画人物、花草、故事。候干,火烧片时,以磨镜药磨去,其画自见。

  【藏铁器不锈】以柜子油涂之,或白蜡磨之,藏锻石中,皆经久不锈。刀锈以木贼草擦之自去。

  【收铁针不锈】用炭末(即杉木炭)收之不上锈。又法∶以核桃壳烧灰和,收之不锈。铁

  锈以木炭磨之。钝以炭擦之则快。

  【洗锡器】以鸡毛热水擦之,其垢尽去。

  【硬锡】锡器以砂、白矾、砒霜、盐水煮之,其硬如银。

  【铜器盛酒】久服之杀人,不多时者无害。

  【铅盒擦牙】擦牙散置铅盒内盛之,擦牙能乌须发。

  【磁石盆枕】用磁石为盆枕,至老而目不昏。

  【洗乳钵】乳钵研乳没、儿茶之类,欲洗净,以雪水洗之则净,夏月用碎冰洗之,或以泥土

  入盐洗之则净。

  【漆器】不可盛菜,虽坚漆亦坏。

  【漆上洗朱】漆器上有朱红字,以盐擦之,则成红,水洗下。

  【洗琉璃】用酱汤洗之油自去。

  【釜鸣】釜不炊爨而自鸣者为异。若然炊爨而有声,此火激其水,水气蔽于甑,激发之有声,

  此理之常也,何足异哉?予乙卯岁寓南京大中桥,其邻肆以蒸饼为业,每早炊爨釜汤一遍,其鸣

  如龙嗡嗡,若闻远钟声,大而清亮,闻数里可爱。连鸣数十早,其余有闻之者,皆细声而已。

  【磨刀石】泥瓦用火过,作磨刀石,能起锋。砖瓦松者亦妙。

  【染花梨木】苏木二两,锉碾,水二十盏,煎一盏以下渣,入铁浆三两同熬少时,瓷器收用。

  【柘木变乌】柘木以酒醋调矿锻石涂之,一宿则作间道乌木。

  【玉石膏】芸香入油熬化,入蛤粉末和成膏,粘玉石永不解。

  【漆桌荡迹】热碗足荡漆桌成迹者,以锡器盛沸汤冲之,其迹自去。碗盏口上有垢迹者,以

  盐擦之自去,柴灰擦之亦可。

  【篦胶】以牛皮胶化开,入干白面和调,粘篦子。

  【釜底煤并灶灾煤】煤浓欲去,不须以物刮,只以皂角数条于釜底烧烟,其煤自落。

  【琉璃盖】用新锅一口,水一桶,入明矾、晋矾各一斤,煮化煮好,素净瓷器不拘多少,放

  矾水内,煮三

  炷香听用。外用红花一斤,洗膏六七碗,砂五钱,同膏熬。将煎煮器阴干入膏内翻动,煮红为度。

  牧养类第九

  属性:孟子曰∶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以此为王道之始,则知牧养之道,诚养生之大端,食用

  之先务,而况牛资之以耕,马资之以战,尤有国有家者所当知也。昔陶朱公畜五而致富,信乎

  牧养不可以无方矣。兹取切要者编为一篇,亦养生之一助也。

  【养鸡法】二月内先耕地一二亩,令熟,造秫粥洒之,以稻草盖其上,则自生虫。四围打墙,

  高丈许,棘遮其上。中打一路墙,平分其地。每边盖屋数椽,屋下悬筐,令鸡宿抱于内。左边虫

  尽驱而之右,右边先为之制而渔养之,右边虫尽,复驱之左。

  【养鸡生子不绝方】鸡生卵后,食内杂以麻子喂之,则常生不绝,不抱。生鸡欲不走,初来

  时便以清水濯足,放之不走。

  【鸡卵讨雄法】无雄鸡之家,母鸡生蛋毕,则将其蛋至灶前云∶鸡蛋无雄,灶公讨雄。即以

  其蛋擦灶突上煤一指许收之,其子再抱出鸡皆雄而黑,屡验。若以铁斧置鸡抱蛋处,其雏出尽是

  雄鸡。鸡抱雏以十二月为上,正月次之。不失时则长成,过正月半者,多不育也。鸡生卵,晨则

  雄,暮则雌,日中生子亦雄。

  【栈鸡易肥】香油和面,捻成指尖大块,日与十数枚食之,复以土硫黄每次用末五分,拌饭

  喂之,不数日便肥。亦须寨住,勿令走。

  【宦鸡】时人谓之线鸡。以线缝者,常相随不离。

  【鸡知子午而唳】黄昏时鸡啼,主有天恩喜事,唯一更深啼者,为不祥。二更啼者,近子时,

  阳将动而声气所感,亦无妨也。雌鸡作雄鸡啼,亦为不祥。《易》曰∶牝鸡之晨,惟家之索。言

  其妇夺夫权,而家必不兴也。

  【乌骨鸡】其舌乌即骨乌,舌不乌者但肉乌而已,不去为药。

  【倒翅鸡】雏鸡未翅者,以苕帚捍之,则翅毛倒生。

  【竹鸡避蚁】野山鸡而小者,名竹鸡,养之可避壁虱并白蚁,闻其声则绝影。

  【哮鸡】鸡食辛咸而作哮者,以鼠粪、香油灌之则愈。或以冬瓜叶喂之解。凡鸡病,以麻油

  灌之愈。瘟鸡病,以猪肉切细喂之愈。又法∶以雄黄拌饭喂之愈。

  【雄鸡屎治阴证】凡阴证胀痛,四肢厥冷,急无药治,可取干雄鸡粪,铁锅炒极焦,烹以醇

  酒,滚十余沸,以绢布滤清酒,乘热饮尽,量服,痛即止,而手足寝热。盖鸡屎性热,而能回阳也。

  【鸡内金】即鸡腹内黄皮,能愈诸疥,生肌敛口,大有奇效。人家不以为意,并不收留,若

  知此而收之,遇疥病者用之,胜于乳、没、儿茶。

  【养鹅鸭法】鹅鸭宜过藏再伏者为种,大率鹅三雌一雄,鸭五雌一雄,抱皆一月鸡出,出时

  四五日勿震响。大鹅十子,大鸭二十子,小者减之。

  【相鹅鸭法】鹅鸭母,头欲小,口上吃有小珠,满五个多生子,二个次之。鹅鸭俱以生硫黄

  少许,拌饭喂之极肥。

  【栈鹅易肥法】作小屋置鹅于中,惟令头出,勿令转身,将稻子煮熟,任其饱食,勿住口,

  肥则自不食矣。大小麦皆须煮熟,不须与水。

  【鸽避邪】养鸽,窠坐向东南自旺,以盐水浸米食之,则不投别人家。干鸽亦治阴证伤寒,

  法与鸡屎同。

  【鹤避邪而致祥】养鹤要苑圃树亭,夜宿其下,得风露之清气,其声亮而肯鸣。诗曰∶鸣鹤

  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弥之。观鹤不可逼近,性嗜鱼,恐啄人目。鹤病,以鼠屎喂之愈。

  【燕来窠】主家兴。谚云∶燕窠长,主吉昌。燕垒窠不干净,主田内草多。

  【鹊窠】鹊做窠于人家屋前树上,主其吉。窠低主水,窠高主旱。

  【鹊噪】接接连声,主有远客至,喜事来。故云干鹊知来而不知往。

  【养鹿】常喂豌豆则无病。鹿病,用盐拌豆料喂之愈。鹿尾血,凡遇小儿豆疥不出,用刺活

  鹿尾血少许于热酒中,与儿饮之则出。

  【养马】马性恶湿,而宜居高地。仲春放淫,顺其性也,季春必啖药。盛夏浸之水,,以

  猪脂及犬胆汁,煮粥与食则肥。喂料要好,新草细切,谷豆要净。若热料须用冷水淘冷,方可拌

  食。每一夜须三四次起拌草料。喂水有三时,一曰朝饮,宜少与;次曰昼饮,酌其中;三曰暮饮,

  必任其意。凡饮水须用新水,切忌宿水、不洁水。冬月饮讫亦须骑骤,喂水不谨则成病。夏月汗,

  冬寒甚,皆宜节饮。却鞍最忌当风。每晨昏相其口色,以知冷热之候。

  牧养类第九

  属性:马脑欲阔,臆欲平。食欲宽,下唇欲宽。口叉欲深,上唇欲方。鼻欲宽大,眼下欲有肉。

  面欲如剥兔,眼如垂铃。胸骨欲圆,耳欲如削筒。颊骨欲圆,鬃欲细,欲高。项欲长细而弯。

  排鞍欲浓,脊梁欲平。腰欲短促,砚骨欲平。胁骨欲密,腹欲平。汗沟欲深,尾欲端。尾骨欲短,

  外肾欲小。腿欲如琵琶,尾欲茸细。后脚欲曲,曲池欲深。鹿节欲曲,胫骨欲细。蹬肉欲浓,前

  脚欲直。蹄欲圆,掌欲高。马从额上白入口,害主。白马四蹄黑者凶。马目不四满,下唇急目赤

  睫乱者,皆咬人。反视马,善奔伤人。目小多邪,直视畏物善惊。驹出生无毛者,能行千里。

  马之良者曰骐骥,即千里马也。蹄趼日。《尔雅》云∶,蹄趼,善升。郭璞注曰∶

  蹄如趼而健上山。秦时有蹄苑,赤曰骝,青曰骐。马,金畜也。其蹄圆,其疾卧,起先前足。

  牛,土畜也。其蹄坼,其疾立,

  卧先前足。《造化权舆》云∶夫干为马,坤为牛。干,阳物也,马蹄故圆。坤,阴物也,牛蹄故

  坼。阳病则阴胜,故马病则卧。阴病则阳胜,故牛病则立。马,阳物,故起先前足;牛,阴物,

  故起先后足,卧先前足。

  马瘦瘠方

  贯众

  每煮料取二枚同煮,食之瘦虫自出而马肥。

  马伤水中结一切病方

  川乌草乌白芷瓜蒂猪牙皂角胡椒麝香(少许)

  马疫病腹胀欲死方

  盐汁井花水(各一升)

  和匀灌之,汗出可活。

  当用治马药品

  郁金大黄黄连黄柏黄芩白药子桔梗甘草山栀贝母知母(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两,酒蜜调和灌之。

  【养牛】买牛宜择项长身短,胸大头小,膝低,脸毛不长,分脊高起,立足齐者良。牛角仰角

  短,方大仰弓,角纹精为上相。角圆纹细者滞钝。舌红齿白者益主。舌青黑者害主。前带抱喉者

  凶。前后无带者吉。牛袋深隐急,横出者凶。牛阴逆坚凶。牛尾稍长吉。耳角近促,不用管束;

  耳角去远,千里不转。面短者命促。牛鼻有横理者凶。脊欲尖敛,臀欲浓重者吉。分毛向前吉,

  向后命短,凶。大足、大尾、大肚吉。前足阔,后足近吉。生子卧面相向者吉。牛退齿,人不得

  知。见其齿脱,得之者吉。

  【造牛栏】用松栗木吉。地形干高连丑亥方吉。

  牛忽腹胀狂走触人方

  大黄皮硝黄连

  各为末,半两。鸡子清一个,酒一斗,和灌之。

  牛瘴气方

  用石南藤同芭蕉叶捣自然汁灌之。

  水牛气胀方

  白芷茴香桔梗官桂(各一两)苍术细辛芍药(各一两三钱)陈皮(九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两。用生姜一两,盐一两,调水二升同煮温灌。

  水牛温热病方

  防风桔梗黄芩黄柏黄连芍药知母贝母栝蒌仁郁金明矾(各二两)大黄(二两四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两,蜜一两,砂糖二两,生姜半两,水二升,同灌之,愈。

  牛疥癞方

  用荞麦秆灰,绿矾末,以香油调涂之。又方∶以荞麦秆。疥,淋汁洗之愈。

  【养羊】羊性恶湿喜高燥,作栈宜高,常除恶秽。巳时放,未时收。不宜早放,食露水则生疮。

  凡羊,以腊月、正月生者良。十一月、二月生者次之。大率十口三羝,羝少不孕,多则乱群。

  【羯羊肉补虚】《汤液本草》云∶虚者补之,人参、羊肉之类。

  【乌羊肝明目】明目羊肝丸,取其肝以补肝。盖肝虚则目暗,羊肝尤能大补也。羊肉补虚,肝可知也。

  【养犬】黄色为上,黑色次之。不宜高硕。高者,上桌上灶,不宜养。白犬年久作祟。秋生者,

  夜知觉。冬生者,夜多寐。黑犬,四足白者,凶,前二足白者吉。青灰犬黄者吉。犬生一子,其

  家必兴旺。谚云∶犬生一子家富贵。六月六日河中洗犬,不生蝇。犬肥大者可食。犬肉性温热,

  所以能补人,故名地羊。老人尤宜食之。

  【治犬虱】用朝脑涂皮毛上,以箱合之时刻,虱俱落地。

  【养猪】喂猪多用酒糟、麦麸,煮管仲末食之,十日大肥。人家养一母猪,则一岁不须市肉。

  谚云∶小猪放,大猪栈。言其小猪放走而速长大,大猪栈喂多睡而易肥。南方花猪,俗云食之惹

  风疾,发故疾。北方花猪,食之甜美,其价倍于乌猪,试之果然。猪首能发上焦风热痰疾如神,

  头面素有风火者,切忌之。猪蹄汤下乳最效。产妇无乳,宜用葱花椒料烹食。

  【治猪发瘟】皂角为末,一二钱,两人有力者按倒病猪,用角末吹入两鼻孔,任其打嚏,出

  汗方止。不愈者,再用皮硝水煮糠,食之愈。又法∶用白萝卜连菜喂之愈。

  【养猫】初乞小猫归,与猪肝一二片,携猫出门外,用细竹枝鞭之,放回家。再与肝二片。

  如此数次,永不走。猫,黑黄者为上,玳瑁次之,其余如常。喂猫勿用咸味,恐生癞。

  【相猫法】歌曰∶猫儿身短最为良,眼用金银尾用长。面似虎威声用喊,老鼠闻之急避藏。

  又曰∶露爪能翻瓦,身长会走家。嘴尖鸡绝种,尾大懒如蛇。一法∶看猫口内上有九坎者,善

  捉鼠。八坎者次之,七坎者又次之,五坎者不捕鼠。

  【治猫瘦不吃饭】用陈皮末四五分,米汤调喂之,吐出痰便愈。

  【猫生癞】用柏子油涂之二三次即愈。猫忌猪肉,恐生癞。

  【猫生虱蚤】用桃叶捣烂擦其皮毛,仍置瓶中薰之,猫头露出瓶外。又法∶以朝脑擦之自落。

  猫在灶突及火边睡,用猪肠入些硫黄末煨熟喂之,不近火。猫生一子亦吉。

  【猫睛午则竖,暮则圆】《西阳杂俎》曰∶猫目睛旦暮圆,午则竖敛如线。

  杂着类第十

  属性:【霞外杂俎】

  嘉靖丁酉初,予有蜀台之役。一日泊舟空滩上,以候风色。乃野服登岸眺望。由曲径窈

  窕,入平林,度

  石梁,又斗折而西行数百步,见峭壁攒峰,如屏如。中有石潭,水色幽幽,可鉴须眉。潭上有

  石笋骈立,势欲坠。有泉出石窦,若喷雪花,潺潺落潭中。傍有盘石如席,石傍有古松三株,虬

  枝奇崛,绿阴葳蕤。予欣然会心,乃小甜石上,以观泉流。俄有一翁曳杖而来,然山人之婆,

  似有道气者。予揖而与之坐,款语移时,因问翁知摄生之要乎?翁曰∶吾每日只服一剂快活无忧

  散,或遇事不如意,则服一剂和气汤。又问∶翁居闲处独,亦观书杏?翁曰∶吾壮服膺九字经,

  今耄矣,惭负此经多矣。又问∶翁于世亦有求乎?翁曰∶人生分定,机关计较,都不济事,俟命

  而已。吾何求乎?已而苍然暮色,自回山而出。予遂与翁别。翁袖中探此书授予,且告曰∶此铁

  脚道人所纂也。敢以为上客之寿。予返而登舟,取所授书阅之。翁石上所语者,般般在焉。连日

  三复,爱其言简易警策,若终身行之,受用不了。因命人楷书数通,以寄乡关亲友。东谷居士敖

  英书于瞿塘峡口舟中。

  快活无忧散

  除烦恼断妄想

  上二味等分,为极细末,用清净汤调下。此方药味虽少,奏功极大,且药性不寒不热,不

  苦不辛,不必远求产药之区,自我求之,自我得之。虽《神农本草》所未载,东垣、丹溪所未论

  及,自是人间一种妙药。苟能日服一剂,胜服四君子汤百剂也。凡合此药,先要洒扫一净室,窗

  棂虚明,前列小槛,栽花种竹,贮水养鱼。室中设一几一榻,一蒲圆,每日踟趺而静,瞑目调息,

  服其前药,至二三炷香,任意所适。或散步空庭,迎风弄月,或展玩法帖名画,或歌古诗数首。

  倦时则啜苦茶一瓯,就枕偃卧。久久觉神气清爽,天君泰然。不知人间有烦恼,不见我心有烦恼,

  则效可睹矣。

  和气汤专治一切客气、怒气、怨气、抑郁不平之气。

  先用一个忍字后用一个忘字

  上二味和匀,用不语唾咽下。此方先之以忍,可免一朝之忿也;继之以忘,可无终身之憾也。

  服后更饮醇酒五七杯,半酣尤佳。

  九字经

  勿欺心谨言语守廉耻

  此经字约而义博,知之甚易,行之甚难。能实践之可为君子。

  【孔子沽酒市脯不食】郑康成训沽为榷沽之沽。朱夫子曰∶沽、市,皆买也。盖从郑注。

  《诗》云∶无酒沽我。毛氏注谓∶一宿酒曰沽。盖三代无沽酒者,至汉武帝时方有榷沽,则沽酒

  似以一宿酒为是。

  通用诸方补遗

  属性:八白散治劳汗当风,寒薄郁痤点之类。

  白丁香白芨白僵蚕白牵牛杜蒺藜新升麻(内白者佳)三奈白茯苓白附子

  白芷白蔹(各半两)

  上为细末,至夜津调涂面,明旦以莹肌如玉散洗之。

  莹肌如玉散治点粉刺之类,并去垢腻,润泽肌肤。

  楮实子(五两)白茎(一两)升麻(内白者;半两)甘松(七钱)白丁香砂仁

  (连皮。各半两)糯米(一升二合,为末)三奈(三钱)绿豆(五两,研为末)肥皂角

  (三斤,水湿炙干,再湿再炙,去皮及子,得二斤为末,另筛入药)

  上六味为末,入糯米粉、绿豆末、皂角末同和匀擦面。

  面油摩风膏

  麻黄(三钱)升麻防风白蔹(各二钱)白芨羌活(各一钱)香油(半斤)

  上六味入檀香、当归各一钱,用绵包定,入油中熬之,用银石器熬得所,澄清去渣,入黄蜡

  一两,溶化提起,入麝少许。

  香身丸治人身汗气、恶气、口齿气。

  零陵香藿香(各二两)白芷丁香香附子当归槟榔益智仁(各一两)甘松

  官桂(各半两)白豆蔻(三钱)麝

  香(三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豆大,噙化,久则透体皆香。

  乌云煎治女人发黄不润,用此妙不可言。

  香油(二斤)柏子油(二两,另贮)诃子(半两)没石子(六枚)百药煎(三两)

  倍子(炒黑,一两)酸石榴皮旱莲草(各半两)猪胆(二枚,另贮)胆矾(一钱)

  上为粗末,先将香油锅内熬数沸,然后将药末下入油内熬,少时倾出,汕入罐内,微冷入柏

  油搅匀,渐冷下后项细料药,甘松、三奈、白芷、本、零陵香、藿香(各三钱)为粗末,绢囊

  盛之,入油浸。每日搅三次,如此十日后,先一日以灰汤洗发净,次日捺油,不数日其发黑绀,

  润泽香美,永不惹灰,更不须再洗。

  香肥皂(北京本司方)

  肥皂(不拘多少,劈作两边,用清水煮干,取起晒半干,切碎,晒极干为末)檀香真排

  草甘松三奈白芷细辛辛夷本独活丁香广零陵(各半两)

  为末等分,同肥皂末对半,炼蜜为丸用。去雀斑加鹰条白丁、白蒺藜、木贼、密陀僧。

  福建香茶饼醒宿酒,利疾顺气生津。

  檀香沉香(各末,二钱)孩儿茶(一两)白豆蔻细茶甘草(各末,半两)冰片(二分)

  炼蜜,糯米糊丸,粟米大,噙化。

  合香(南京回回方)

  真排草檀香(各四两)牙香(二两)沉香(三钱)藿香(单枝者,二两)广木香

  (二钱)丁香甘松(各半两)酥合油(一两)广零陵(一两)麝香(一钱)

  为末和匀。

  衣香(解汗气)

  甘松三奈白芷(各一钱)细辛本独活(各□两)陈皮官桂辛夷花川芎黄芩大黄

  上为粗末,日久再研细末尤香。

  (北京)上科香肥皂(五分一片)

  肥皂(十斤)檀香(一斤)排草(一斤)沉香(半斤)丁香(三两)黄烟(一两)

  零陵香(二两)甘松三奈(各二两)白芷(四两)藿香(二两)官桂(二两)细辛

  辛夷花天花粉本(各一两)梅桂花(四两)片脑(半两)白丁香鹰条(各半两)

  麝香(一两)白芨面(二斤半)炼蜜(五斤)

  约和匀,作八百丸。

  香肥皂

  白芷朝脑甘松三奈细辛藿香熟枣(各一两)猪胰(另捣如泥)肥皂(半斤,煮干为末)

  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用。

  玉容丸

  白芨白附子石榴皮东瓜仁大枣(去皮核。各一两)

  以好酒浸三日,早起洗面毕,洗之如玉。

  八仙茶

  粳米黄粟米黄豆赤小豆绿豆(五件各炒香。各一斤,为末)细茶(一斤)芝麻

  (五合)花椒(一合)小茴香(一合)白干姜(一两,炮)白盐(炒,一两)

  以上十一味俱为细末,和合一处。

  白面(炒黄色,与十一味等分拌匀,与后项点汤服)胡桃、松子、枣子、瓜仁、白砂糖之

  类任意加之。每服二三匙,白汤点用。

  (上料)安息香方(北京本司制法)

  檀香(八斤)排草(四斤)沉香(一斤)丁香乳香黄烟兰苔木香(各十两)

  麝香(三两)酥合油(一斤)安息香(五两)榄油(二斤)白芨面蜂蜜(五斤)

  上各为细末,以酥、榄、息香和蜜熬化,渐渐下香末,调和得所,作柄上阴晾一日,晒干收。

  (中料)安息香

  檀香(四斤)排草牙香(各三斤)零陵香上草青远皮(各一斤)丁香兰苔

  乳香黄烟木香(各六两)麝香(一两六钱)酥合油(半斤)榄油(二斤)白芨面

  蜂蜜(各四斤)

  外加沉速一斤为上中料,制法同前。

  (下料)安息香

  千香料(十斤)芸香(五斤)红柏面(六斤)茅香面(四斤半)牙香(七斤)青远

  皮(二斤)零陵香(二斤)上草(即马细辛)兰苔(各二斤)白芨面(四斤半)榄油

  (四斤)蜂蜜(四斤)

  制法同前。

  龙挂香饼料

  檀香沉香(各二斤)排草(一斤)乳香木香丁香兰苔(各四两)黄烟(六两)

  麝香(八钱)炭末(半斤)酥合油(十二两)榄油(六斤)蜜(六斤)

  上和法如前。

  扇坠香

  檀香沉香(各二斤)排草(半斤)零陵香丁香酥合油(各半两)桂枝黄板(即黄速)

  甘松三奈白芷(各四两)麝香(一两)冰片(半两)白芨面(一斤)蜜(四斤)

  调和得所做之。

  干灯

  乳香硫黄松香干漆(各一两)黑豆末(四两)硝石(半斤)

  上为末,生漆为丸,如皂角子大。铁板上点烧一丸,一昼夜不灭。

  水灯

  硝石滑石枯矾硫黄枇杷叶(各等分)

  上为末,先将油水各一碗,慢火,以槐枝搅匀。次入药末半两,又搅匀,点灯焰高,如法不灭。

  风前点灯

  干漆石硫黄硝石(各一两)沥清黑豆末黄蜡(各三两)

  上为末,先将沥清、蜡化成汁,入药末,用布条子蘸作烛,点在风前不灭。

  灯光虹贯

  白项蚯蚓二条,以午上杨枝贯之,浸香油内,过三七日后用点灯,两虹光相贯可爱。

  造兽灰

  硬灰末铁屎末(各十斤)生芙蓉(三斤)

  上为末合捣,入精米胶和,捏作兽形晒干,以燃炭烧,亦停三日不灭。如不用,以冷灰消之。

  难消灰

  炭(为末)块子锻石(水搅取浓汁)

  上将灰汁和炭末,用竹筒作两半合定,实炭成条脱出,晒干烧用,终日不消。欲作兽形,任意为之。

  湘子煮袍鞋

  茯苓管仲天仙子野狼毒五灵脂草乌白矾(各一两)

  上为末,水一桶同药下锅,煮袍一领,鞋一双,汁尽晒干,不透风寒。夏凉,不漏水。

  跌打伤重灭瘢痕法

  熟麻油(半碗)黄酒(一碗)桃仁(去皮尖研,三钱)没药(五分)

  上同煎数沸,服毕卧火烧热地上一夜,疼止肿消,无痕迹。

  救荒法

  黑豆(一升)管仲(一斤)

  以管仲细锉,同豆相拌,煮熟去管仲,晒豆干,有余汁又入豆,食尽又晒豆干收之,每用五

  七粒,空心嚼服,任食百草枝叶,松柏尤美,可味可饱。

  避难止小儿啼

  以绵为小球,随儿大小为之。甘草浓煎汁或煮胶,枣浸过有甜味,随身带之,临时以唾津润

  透,置儿口中,过则去之。

点击下载App,搜索"古今医统大全",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