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兵法心要",免费读到尾

  八阵法

  太公曰:昔黄帝说八:车箱、洞当,金也。车釭、中黄,土也。鸟云、鸟翔,火也。折冲,木也。龙腾、却月,水也。雁行、鹅鹳,天也。车轮,地也。虎翼、罘罝,巽也。《握奇经》曰:「四为正,四为奇,余奇为握奇。」后人解云:天、地、风、云为四正;龙、虎、鸟、蛇为四奇。或总称之先出游军定两端,天有冲,地有轴,前后为风云。风辅于天,云辅于地。冲重列各四队,前后之冲各三队。风居四维,故以圆。轴单列各三队,前后之轴各三队。云居四角,故以方。

  天居两端,地居中间。总有八阵。阵讫,游军从右蹑其敌,或警左右。听音望麾,以出四奇。天前冲为虎翼、为风、为蛇盘、为主之义也。虎居于中,张翼而争。蛇居两端,向敌而盘,以应之天也。地后轴为飞龙、为云、为鸟翔,突击之义也。龙居于中,张翼而进。鸟掖两端而应之。于是而三军皆遂。天文、气侯、向背山川利害,随时而进。以正合,以奇胜。

  说奇正者多戾。而《握奇》云:「四为正,四为奇,余奇为握奇。」或总称之先出游军定两端者。此为奇偶之奇。阵数有九,而中心奇零之者,以大将握之,以应副八阵之急处也。

  旗法有八,附用金革法制

  一曰天玄,二曰地黄,三曰风赤,四曰云青,五曰天前上黑下赤,六曰天后上黑下白,七曰地前上黄下青,八曰地后上黄下赤。此乃八阵中之旗色也。兵制曰:二革二金为天,三革三金为地,二革三金为风,三革二金为云,四革三金为龙,三革四金为虎,四革五金为鸟,五革四金为蛇。此八阵各用金鼓之制也。其金革之间加一角音者,在天为兼风,在地为兼云,在龙为兼鸟,在虎为兼蛇。加二角音者会师进东,加三角音者全师进西,加四角音者全师进南,加五角音者全师进北,音不止者,行伍不整。金革既息而角不止者,师并旋。

  天或圆布,不动,前为左,后为右,天地四望之属是也。风象天居两端,其次云,其次云,左右相向是也。地为静,乃方布。风云各在后冲之前。天居两端,其次地居中间,两地为比是也。地为动,为从天阵变为地阵,或即张形布势,破敌攻围,不定其形,故为动也。云象龙,纵布两天,两天次之;纵布四地,四地次之。于天后纵布四风,挟天地之左右。天前冲居其右,后冲居其左,云居其两端耳。

  风后握奇垒篇

  书曰:自风后至于太公,俱用是法。古之《握奇文》者,文不满千,理隐难明。范蠡、乐毅、张良、项籍、韩信、英布,亦用是法,得其糟粕。而霍光、公孙弘、崔浩,亦采其华,未尽其实。今以八阵握其人数为垒,班布守地阔狭顷亩,列之于后。

  握奇外垒篇

  握奇法曰: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以十人为一火,一队二百五十火。幕亦如之。幕长一丈六尺,舍十人。人守地一尺六寸。十以三为奇,以三千七百五十人为奇兵,余八千七百五十人分为八阵。阵有一千九十三人、七分五铢,守地一千七百五十尺。八阵积率为地一万四千尺,率城三百三十六步余二尺,积率城六里余一百七十三步二尺。以垒四面乘之,一面得地一里余二百二十三步一尺。垒内得地一十四顷一十七亩余一百九十七步四尺六寸六分。以为外垒,每三百六十步为一里。

  天阵居干为天门,地阵居坤为地门。

  风阵居巽为风门,云阵居艮为云门。

  飞龙阵居震为飞龙门,虎翼阵居兑为虎翼门。

  鸟翔阵居离为鸟翔门,蛇盘阵居坎为蛇盘门。

  以天、地、风、云为四正,以龙、虎、鸟、蛇为四奇。

  干、坤、艮、巽为阖门,坎、离、震、兑为开门。门首有牙旗、游队列左右。偏将军居垒门,禁出入,察奸邪。垒外有游军入两端,前有冲,后有轴,四隅有辅,以备非常。中垒以奇兵三千七百五十人为中垒,守地六千尺,积地二余里。

  合而为一篇

  经曰:以一阵之中分而为八阵,听音望麾,以出四奇。飞龙、虎翼、鸟翔、蛇盘为四奇,天、地、风、云为四正。夫善战者,以奇胜,以正合,相生如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奇为阳,正为阴,阴阳相薄而四时行焉。奇为刚,正为柔,刚柔相济而万物成焉。奇正之用,万物无所不胜焉。所谓合者,即合奇正八阵而为一也。

  分而为八篇

  经曰:风后演握奇图,自一阵之中分而为八阵。

  天有冲,或圆布。黄帝曰:「少则圆利。」为主,色尚玄,而为干。

  地主静,故方。色尚黄,而为坤。

  风附于天阵,象其形锐首利。为客,色尚赤,而为巽。

  云附于地上。太公曰:「左右相向是也。」其形亦锐首而利。为客,色尚上黄下黑,而为艮。

  飞龙阵屈曲似龙利。为主,色尚上玄下赤,而为震。

  虎翼阵居中,法翼而进宜利。为主,色尚白,而为兑。

  鸟翔阵,太公曰:「突击之义也。」是其形迅亟利。为客,色尚上黄下赤,而为离。

  蛇蟠阵,太公曰:「围之义也。」是其形宛转利,为主,色尚上玄下白,而为坎。

  平戎万全阵法

  万全阵,凡九围共成一阵。内三为方阵,一为前锋,一为后殿,二为左翼,二为右翼。

  凡中心连排方阵三,每阵各将一人主之。其阵各方五里,人相去一里,东西占一十七里。每阵周围二十里,计七千二百步,每五百步为一地分。每一地分用战车一乘,兵士二十二人。三人在车上,四人掌拒马四,小牌四,枪四,剑六,四人掌床子弩二,四人掌步弩二,四人掌掉刀二、小牌二,三人掌弓三、团牌三面。一阵计一千四百四十地分。

  战车一千四百四十乘。地分士卒三万一千六百八十人,无地分兵士五千人。以三十人为一队,计一百六十六队,余二十人。其士兵于阵内列行,拒马五千七百六十,大杆枪五千七百六十根,床子弩二千八百八十张,步弩五千七百六十张,掉刀二千八百八十口,小牌八千六百四十面,步刀四千三百二十口,团牌四千三百二十面。望楼八座,每座望子十人,计八十人。凡阵之四面列战车、榜牌及诸兵器。皆持满外向。车中贮糗粮、军中所用之物。

  又每面门一,以门为临时启闭之节。东西稍阵,各用骑兵万人,解镫分为两行。前行配五十骑为一队,计一百二十五队。每队并队眼占地五十步,计六千二百五十步,计一十七里一百三十步。后行配三十骑为一队,计一百二十五队。每队并队眼占地五十步,东西占地十七里九十步。三路探马计三十队,每路各浮图子排列,计一百六十五骑。轻骑七千五百人,骑枪七千五百条,牌七千五百面。剑三千七百五十口,东西阵各剑一千八百七十五口,骨朵三千七百五十条,东西稍阵骨朵各一千八百七十五条。

  前后阵各用骑兵五千人,解镫分为两行。前行配五十骑为一队,计六十二队。每队并队眼占地六十五步,计四千三十步,计一十一里七十步。后行配三十骑为一队,计六十二队余十八人。每队并队眼占地六十五步,计四千九十五步,计十一里三十五步。五路探马计五十队,后阵减两路牌。每路各浮图子排列,计二百七十五骑。轻骑三千八百人,骑枪三千八百条,团牌三千八百面,剑一千九百口,前后阵各剑九百五十口,骨朵一千九百条,前后阵各骨朵九百五十条。三阵凡用兵士一十四万九百三十人。十一万二百八十人步,内二百四十人充望子;三万六百五十人骑,内六百五十人充探马。数内骑军及无地分兵士共四万五千六百五十人;三万六百五十人骑,一万五千人步也。

  平戎万全阵图

  每队计一千四百四十地分,方五里。每地分车一,兵士二十二。并十地分为一点。

  常山蛇阵法

  常山蛇阵,步卒五部,凡四千人。其中、前、后、左、右等军,量山川土地之形,按阵而居,可以逸待劳,以饱待饥。其扬、奇、备、伏,皆马骑。分而为八,凡二千人。逐便而居,以应权也。六鼓举龙旗,则为常山之蛇阵矣。

  《战国策》曰:「常山之蛇,击其尾则首救之,击其首则尾救之,击其腹则首尾皆救。」此其义也。

点击下载App,搜索"兵法心要",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