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晁盖,宋江、吴用、公孙胜,与众头领就聚义厅启请徐宁教钩镰枪法。”众人看徐宁时,果是一表好人物,六尺五六长身体,团团的一个白脸,三牙细黑髭髯,十分腰围膀阔。”
选军已罢,便下聚义厅来,拿起一把钩镰枪自使一回。”众人见了喝采。”徐宁便教众军道:但凡马上使这般军器,就腰胯里做步上来,上中七路,三钩四拨,一搠一分,共使九个变法。”若是步行使这钩镰枪,亦最得用。”先使人步四拨,荡开门户;十二步一变;十六步大转臼。”分钩镰搠缴二十四步,挪上攒下,钩东拨西;三十六步,浑身盖护,夺硬斗强。”此是「钩镰枪正法。”」有诗诀为证:四拨三钩通七路,共分九变合神机。”二十四步挪前後,一十六翻大转围。”徐宁将正法一路路教演,教众头领看。”
众军汉见了徐宁使钩镰枪,都喜欢。”就当日为始,将选拣精锐壮健之人晓夜习学。”又教步军藏林伏草,钩蹄拽腿:下面三路暗法。”不到半月之间,教成山寨五七百人。”宋江并众头领看了大喜,准备破敌。”说呼延灼自从折了彭圯、凌振,每日只把马军来水边搦战。”山寨中只教水军头领牢守各处滩头,水底钉了暗桩。”呼延灼虽是在山西山北两路山哨,决不能够到山寨边。”梁山泊叫凌振制造了诸般水炮,克日定时下山对敌。”学使钩镰枪军士已都成熟。”
宋江道:不才浅见,未知合众位心意否?吴用便道:愿闻其略。”宋江道:明日并不用一骑马军,众头领都是步战。”孙,吴兵法利於山林沮泽。”今将步军下山,分作十队诱敌;但见军马冲掩将来,都望芦苇荆棘林中乱走。”先把钩镰枪军士埋伏在彼,每十个会使钩镰枪的,问著十个挠钩手,但见马到,一搅钩翻,便把挠钩搭将入去捉了。”平川窄路也如此埋伏。”此法如何?吴学究道:正应如此藏兵捉将。”徐宁道:钩镰枪并挠钩,正是此法。”宋江当日分拨十队步军人马。”刘唐、杜迁,引一队,邹渊、穆春引一队,杨雄、陶宗旺引一队,朱仝、邓飞引一队,解珍、解宝引一队,邹渊、邹闰引一队,一丈青、王矮虎引一队,薛永,马麟引一队,燕顺、郑天寿引一队,杨林、李云引一队:这十队步军先行下山诱引敌军。”再差李俊、张横、张顺、三阮、童威、童猛、孟康九个九个水军头领,乘驾战船接应;再叫花荣、秦明、李应、柴进、孙立、欧鹏,六个头领乘马引军,只在山边搦战,凌、杜兴专放号炮;叫徐宁、汤隆总行招吊使钩镰枪军士。”中军宋江、吴用、公孙胜,戴宗、吕方、郭盛总制军马指挥号令;其余头领俱各守寨。”宋江分拨已定。”
是夜三更,先载使钩镰枪军士过渡,四面去分头埋伏已定。”四更,渡十队步军过去。”凌振,杜兴,载过风火炮架,搁上火炮。”徐宁,汤隆,各执号带渡水。”平明时分,宋江守中军人马隔水擂鼓呐喊摇旗。”呼延灼正在中军帐内,听得探子报知,传令便差先锋韩滔先来出哨,随即销上连环甲马。”呼延灼全身披挂,骑了踢了雪鸟骓马,仗著双鞭,大驱军马杀奔梁山泊来。”隔水望见宋江引著许多人马,呼延灼教摆开马军。”先锋韩滔来与呼延灼商议道:正南上一队步军不知多少的。”呼延灼道:休问他多少,只顾把连环马冲将去!韩滔引著五百马军飞哨出去,又见东南上一队军兵起来。”欲分兵去哨,只西南上又拥起一队旗号,招呐喊。”韩滔再引军回来,对呼延灼道:南边三队贼都是梁山泊旗号。”呼延灼道:这厮许多时不出来厮杀,必有计策。”
......购买会员看全站小说,或者下载APP免费观看所有作品 点击立即下载,搜索"水浒传完美版1",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