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大学中庸尚书周易",免费读到尾

  【注释】

  ①尧典:本篇记载了尧和舜的一些事迹。典,典册。

  ②曰若:发语词。稽:考察。

  ③帝:君主。尧:《尚书大传》说:“尧者,高也,饶也。”汉代学者认为“尧”是谥号。

  ④钦:敬。郑玄说:“敬事节用谓之钦。”明:明察。郑玄说:“照临四方谓之明。”文:指管理天下井井有条。郑玄说:“经纬天地谓之文。”思:深谋远虑。郑玄说:“虑深通敏谓之思。”安安:温和宽容的样子。

  ⑤允:诚信。恭:恭敬,指恪尽职守。郑玄说:“不懈于位曰恭。”克:能。让:谦让。

  ⑥被:覆盖。四表:四海之外。

  ⑦格:到,指充满。上下:指天地之间。

  ⑧克:能。明:彰明,发扬。俊:大。

  ⑨九族:自高祖至玄孙九代人,这里指君主即“帝”的至亲。

  ⑩睦:和睦相亲。

  平:通“辨”,分别。章:彰明。百姓:百官族姓。

  昭:清楚。明:明白。

  协:协调。和:和睦。邦:国。

  黎:众。于:于是,因此。时:善。雍:和,和睦。

  命:命令。羲和:羲(xī)氏、和氏。羲氏是颛(zhuān)顼(xū)时司天官重的后人,和氏是颛顼时司地官黎的后人。马融说:“羲氏掌天官,和氏掌地官,四子掌四时。”

  钦:敬。若:顺,顺从。昊(hào):元气广大的样子。

  历:数,推算。象:法,取法。

  授:传授,指颁行。时:节候,指历法。

  羲仲:羲伯之弟。古代以伯、仲、叔、季排行。

  宅:居住。嵎(yú)夷:古地名,在东海之滨。

  旸(yáng)谷:古人认为日出的地方。

  寅:敬。宾:迎接。

  平秩:理平次序,指测量时间。作:开始。

  日中:昼夜长短相等,指春分。中,等分。

  星鸟:星名,指南方朱雀七宿。

  殷:正定。仲:位次在中。

  厥:其,指其对。析:分散,指分散在田野。

  孳(zī):生育、繁殖。尾:交媾。

  申:再。

  交:地名,指交趾(今越南)。

  讹:通“吪”,行动,运行。

  致:归,回归。

  日永:指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永,长。

  星火:火星。东方青龙七宿之一。

  正:正定,确定。

  因:就,指就高地居住。

  希革:指毛羽稀疏,皮表可见。希,通“稀”。革,皮。

  和仲:和伯之弟。

  昧谷:地名。

  饯:送行。纳日:落日。纳,进入。

  西成:指太阳西落的时刻。成,终,完成。

  宵中:昼夜相等,指秋分。宵,夜。

  星虚:星名。北方玄武七宿之一。

  夷:平,指住到平地。

  毨(xiǎn):羽毛更生后整齐的样子。

  朔方:北方。

  幽都:地名。

  在:察,观察。易:改易,指运行。

  日短:指白昼时间最短的一天。

  星昴(mǎo):星名,西方白虎七宿之一。

  隩(yù):通“奥”,深,隐。指住到室内。

  氄(róng)毛:细软的绒毛。

  咨:语气词。

  暨:及,与。

  期(jī):一周年。有:通“又”。旬:十日为旬。

  闰月: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需要二十九天多。一年十二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共计三百五十四天,比一年的实际天数少十一天多,农历把所余的时间约每三年累积成一个月,加在一年里。这所加之月叫闰月。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允:以,用。厘:治理。百工:百官。

  庶:众多。绩:功劳。咸:都。熙:兴盛。

  畴(chōu):谁。咨:语气词。若:顺,善。时:四时。登:升。庸:用,任用。马融说:“羲和为卿官,尧之末年皆以老死,庶绩多阙,故求贤顺四时之职,欲用以代羲和。”

  放齐:人名。尧的臣子。

  胤(yìn):后嗣。朱:丹朱,尧的儿子。启:开,开通。明:聪明。

  吁:惊异语气词。嚚(yín):言不忠信,奸诈。讼:争辨。

  予:我。采:事,指政务。

  骧兜:尧的大臣。四凶之一。

  都:语气词,表赞叹。

  共工:尧时水官,四凶之一。方:通“旁”,广,遍。鸠(jiū):聚集。僝(zhuàn):具,表现。功:功绩,成效。

  静:善,美。庸:用,指做事。违:邪僻。

  象:貌。滔天:漫天,指心高气傲好像水弥漫到天上。滔:弥漫。

  四岳:官名,为诸侯之长。

  汤汤(shāngshāng):大水奔流的样子。方:通“旁”,广,遍。割:通“害”。

  荡荡:大水奔突、冲击的样子。怀:包围。襄:涌上。陵:丘陵。

  浩浩:水势广大的样子。

  下民:天下民众。咨:叹息。

  俾(bǐ):使。乂(yì):治理。

  佥(qiān):都。於(wū):语气词,表赞叹。鲧(gǔn):尧时大臣,夏禹的父亲。

  咈(fú):违背,抵触。

  方:同“放”,放弃,指违背。圮(pǐ):毁坏,指危害。族:族类。

  异:不同,指闻见有所不同。

  试:试用。可乃已:看行不行再说。可,行。乃,才。已,止。

  钦:敬,指办事要认真、谨慎。

  绩:功业。用:效用。

  庸命:指顺天承命。庸,用。命,天命。

  巽:通“践”,升,登。

  否(pǐ):鄙陋。忝(tiǎn):辱,表谦虚之词,如同说“不配享有”。

  明明:前一个“明”作动词,使……显明。后一个“明”作名词,指显贵的人。扬:推荐。侧陋:指处在社会下层的微贱者。

  师:众人。锡:赐,指献言。

  鳏(guān):独身男子。

  俞:语气词,表赞同。

  瞽(ɡǔ):盲人。

  顽:愚蠢。

  嚚(yín):言不忠信,奸诈。

  谐:和谐。

  烝烝:厚美的样子。

  乂(yì):治理。格:至。奸:邪恶。

  试:考验。

  女:嫁女。时:是,这人。

  厥:其。刑:法。二女:指尧的女儿娥皇、女英。

  厘:治,这里指命令。降:下。妫(guī):妫水。汭(ruì):汭水。

  嫔(pín):帝王的女儿出嫁。虞:舜的姓氏。

  慎:谨慎,慎重。徽:美,善。五典:五常,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常。

  从:顺从,听从。

  纳:入,指晋升。百揆:管理百官的官。揆(kuí),管理。

  时:是,此。叙:次第,指有条理。

  宾:迎接宾客。四门:王城或明堂宫垣四方之门。

  穆穆:严肃庄重的样子。

  大麓:主管四方山林的官。

  格:至,来。

  询:谋。考:考察。

  乃:你的。言:意见。厎(zhǐ):必,终究。可:能够。绩:取得成功。

  三载:三年,指已考察了三年。

  陟(zhì):升,登。

  德:有德的。

  嗣:继承。

  上日:朔日,即初一。

  受:接受。终:指终结帝位之禅让。文祖:文德之祖,指尧太祖的宗庙。古时政事在宗庙举行。

  在:察,观察。璇玑玉衡:北斗七星。璇玑,在斗魁四宿中。玉衡,在勺柄三星中。

  齐:排列。七政:七项政事,即祭祀,班瑞、东巡、南巡、西巡、北巡、归格艺祖。

  肆:于是。类:古祭名,祭天。

  禋(yīn):古祭名,洁祭。六宗:天、地、四时。

  望:遥望而祭。

  辑:聚,合。五瑞:诸侯用作凭证的五种瑞玉。

  既月乃曰:先选定月份,再选定日期。

  觐(jìn):会见。牧:官长。

  班:颁赐,分发。后:君主。

  巡守:视察诸侯为天子守土的情况。

  岱宗:泰山。泰山别称岱,古以之为四岳所宗,故称。

  柴:柴祭。马融说:“祭时积柴,加牲其上而燔之。”

  望:望祭。秩:次第。

  东后:东方诸侯国的君主。

  协:协调。时:四季。正:定。

  同:统一。律:音律。度:尺度。量:量具,斗斛之类。衡:衡器,称重器具。

  修:修正,制订。五礼:公侯伯子男朝见天子的五等礼节。五玉:五种用作信符的瑞玉。三帛:指红、白、黑三种丝织品,用来垫玉的。二生:活的羔羊和雁。一死:一只死野鸡。贽:执礼。

  如:而,连词。五器:五种信符。

  卒:完毕,指礼节完毕。复:归还。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朔:北,指向北方。

  北岳:恒山。

  格:至。艺祖:文祖,指尧的太祖庙。

  用特:指用公牛做牺牲,举行告庙祭祀。特,公牛。

  四朝:指诸侯按所在方位分别在四岳朝见。

  敷:普遍,全面。奏:陈奏。

  试:考试,考验。功:功效。

  庸:功劳。

  肇:开始。

  封:培土,指封土为坛,举行祭祀。

  浚:疏通。

  象:刻画。典:常。刑:刑罚。

  流:流放。宥:宽恕。

  扑:用戒尺、刑杖扑责。

  眚(shěng):过失。灾:祸害。肆:遂,于是。赦:赦免。

  怙(hù):倚仗,指有所倚仗。终:到底,指终不悔改。贼:通“则”,就。

  恤:谨慎,顾恤。

  流:流放。幽州:地名。

  放:放逐。崇山:地名。

  三苗:古国名。三危:地名。

  殛(jí):拘禁。羽山:地名。

  罪:惩处。

  帝:指帝尧。殂(cú)落:死去。

  考:父死后的称呼。妣(bí):母死后的称呼。

  遏:停止。密:静,静止。八音:以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为材料制作的八类发音各异的乐器所发的音,这里泛指音乐。

  月正:正月,指尧崩三年后的正月。元日:初一。

  格:至,到。

  辟:打开。四门:指明堂四门。明堂是古时天子宣明政教、接见诸侯及举行祭祀和庆典等重要活动的地方。

  聪:耳朵灵。

  牧:州的行政长官。

  惟:只有。时:农时,指抓住农时。

  柔:安,安抚。能:善,亲近。迩(ěr):近。

  惇(dūn):厚,亲厚,推崇。允:诚,信。元:善。

  难:阻拦,拒绝。任人:佞人,奸邪的人。

  奋:奋发。庸:功,努力。熙:光大。帝:指帝尧。载:事。

  宅:居。百揆:官名。

  亮:辅助。采:事。惠:顺。畴:类。

  伯:爵号,禹袭鲧的爵位为崇伯。司空:官名,掌管土木营建。

  平:治理。

  时:是,此,指百揆之职。懋(mào):勉力,努力。

  拜:拜谢。稽首:行跪拜礼时,头至地。

  稷:人名,名弃。尧时农官,传说为周人始祖。契(xiè):人名,传说为殷人始祖。暨:及,与。皋陶(yáo):尧时治狱官。

  阻:困,厄。

  后:主,主持。稷:农官,主管播种百谷的事情。

  时:通莳,耕种。

  五品:父、母、兄、弟、子。品,等次。逊:和顺。

  司徒:官名,掌管国民教化。

  敷:布,传播。五教:五品之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猾:扰乱。夏:华夏,指中国。

  寇:抢掠。贼:杀害。奸宄(ɡuǐ):郑玄说:“(乱)由内为奸,起外为宄。”

  士:官名,掌刑法狱讼。

  服:用,实行。

  三就:去三个地方。就,趋,至。

  五流:五种流放。宅:处所。

  居:三种处所,指以罪行轻重分三等居处地。

  明:明察,清楚。允:允当,公允。

  若:顺,善。工:百工。

  垂:人名,尧时巧匠。

  共工:官名,主管百工之事。

  殳(shū):人名。斨(qiāng):人名。伯与:人名。

  谐:偕,一同。

  上下:山泽。上,指山。下,指泽。

  益:人名。

  朕(zhèn):我。虞:官名,掌管山林。

  朱:人名。虎:人名。熊:人名。罴:人名。

  典:主持,掌管。三礼:指祭天神、地祗(qí)和人鬼之礼。

  伯夷:人名。

  秩宗:官名,掌管百神的次序尊卑之礼。

  夙夜:早晚。夙(sù),早。寅:敬。

  直:正直。清:清明。

  夔(kuí):人名。龙:人名。

  乐:音乐。

  胄子:未成年的人。

  栗:庄严。

  简:质朴,平易。

  言:表达。志:指心意、情趣和怀抱。

  永:同“咏”,咏唱。言:心声。

  声:指声情和声调。依:依从。永:同“咏”,即咏唱的内容。

  律:乐律。和:谐合,配合。声:五声。

  夺伦:指混乱失次。夺,侵夺。伦,伦次。

  於(wū):叹词。

  拊(fù):轻敲。

  率:都。

  堲(jī):厌恶。谗说:毁伤别人的言论。殄(tiǎn)行:指伤害善人的行为。殄,灭绝。

  师:民众。

  纳言:官名。郑玄说:犹后世之尚书,作王喉舌。

  时:善。亮:辅助。天功:上天托付的治民大业。

  黜(chù):罢免。陟(zhù):升迁。幽:昏暗。明:贤明。

  熙:兴旺。

  北:别。

  征:被征召。

  庸:用,指试用。三十:二十之误。

  陟方:巡狩。

点击下载App,搜索"大学中庸尚书周易",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