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千家诗11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楚辞、千家诗、人间词话、诗品",免费读到尾

  清明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①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②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③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④

  【注释】

  ①墓田:坟墓。纷然:众多繁忙的意思。这两

  句说,南边北边的山头上有很多坟墓;到了清明时节家家户户纷纷来扫

  墓。②红杜鹃:这里指杜鹃花,因为杜鹃花开时色鲜红。这两句

  说,这一天,坟地上烧化的纸钱灰,象白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那红

  色的杜鹃花,好似是祭扫人啼哭的血泪染红一样。③这两句说,日

  落时,狐狸来到荒冢觅食,晚上便睡在坟墓旁边,人们祭扫回家,已

  经把长眠地下的长者完全忘记了,照常和儿女们在灯下说笑聊天。

  ④九泉:犹言黄泉,即地狱。这两句说,人生一世,应及时行乐,

  有酒就应痛饮;不然,死后儿孙们扫墓时洒下的酒,一滴也不会落到

  黄泉供你享受!

  【解说】

  高翥,生卒年不详,南宋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县)人,一生隐居不仕。他在\"江湖派\"中是一个有才能的作者。著有《菊石间小集》、《信天巢遗稿》。

  这首诗是描述清明节人们扫墓的情景及作者的

  感想。诗中虽对清明节的景况写得生动逼真,历历在目,但

  是说\"人生有酒须当醉\"的话是不对的,它反映了作者人生

  空虚、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这种思想在今天来说更应该加

  以批判。

  曲江①(二首)

  杜甫

  其一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②,苑边高冢卧麒麟③。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④此身。

  【注释】

  ①曲江:指长安东南之曲江池。汉武帝时疏广其江,

  使曲折似江南广陵之江。唐时更扩建苑囿,周围七里。中

  和年间游人如蚁。皇帝对新第进士赐宴于此。一本题为\"曲

  并对酒\"。

  ②翡翠:永鸟名。羽分数色,翠绿可爱,俗呼翠雀。

  ③麒麟:鹿类的一种,独角。古人以其不常见,放神

  化了它,说是不食生物,不践生草的\"仁兽\",并认为它的

  出现是一种祥瑞的兆头。这句的麒麟,指坟前雕刻的麒麟

  像。

  ④绊:羁绊、束缚、拴住等意思。

  【解说】

  首句写春暮,\"一片花飞\"四字,写尽了春老花残形

  象。二句写情,用\"风飘万点\"以重复强调残春形象,

  再拈出\"正愁人\"三字,则愁可知,有不待\"人言愁,

  我始欲愁\"之感。颔联写不必愁,为什么?只要一看这眼

  前欲尽之花,则可知韶华易逝,人生几何,故不要怕多饮

  酒,应痛饮一醉以解千愁。可是江上小堂空无一人,燕雀在

  上面做窠;苑边高冢,只见荒草中倒卧地上的石麒麟,又怎

  能不愁?末句又说这种愁是没有理智的表现,如果冷静地想

  一下事物的规律,就知道沧海桑田是极自然的,就能乐观,

  不会让浮名来束缚自己了。

  这首诗也是以不愁来衬托愁,在愁与不愁之间以反复,

  回旋的方式来表达,使诗情跌宕多姿。起先是说\"愁\",并

  以落红成阵,万点风飘来刻画可愁之愁,使人不得不愁。接

  着却推开来写,看这欲尽之花固然可愁,但其实不必愁,以

  莫厌酒入唇来表述,于不愁之中仍隐含不能不愁。下面又收

  束一笔,再看曲江周围冷落荒凉之况,又怎能不愁。此处暗

  写,以景寓情。最后承\"莫厌\"一句,又推开一笔,说不必

  愁之理,似乎大彻大悟,大解脱,连浮名也不要了。但诗人

  的现实仍在浮名羁绊之中,仍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反复回旋,而于明暗、虚实之中表达愁肠百结的沉重感

  情。

  其二

  朝回日日典①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②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③,点水蜻蜒款款飞④。

  传与风光共流转⑤,暂时相赏莫相违。

  【注释】

  ①典:抵押。旧社会有当铺,把衣物等东西,暂时抵

  押得钱;限时归还,加以高利;到时无钱归还,抵押之物就,

  归当铺所有。这是高利贷的剥削形式之一。

  ②酒债:古时酒店系私人营业,熟人可以暂欠酒钱,

  叫酒债。

  ③深深见:在花丛中忽隐忽现之状。

  ④款款飞:在水面时而临近,时而胆怯之状。

  ⑤传:传,说文:“遽也\"\",引申为\"及时\"。

  【解说】

  这首诗构思非常之妙:前四句极力写\"穷\",后四句极

  力写\"达\"。穷而能达观,乐天知命,故不戚戚于贫贱,不

  汲汲于富贵。典春衣而尽醉,则不惜一切可知。酒债满身,

  到处都有,但也毫不在乎,原因是\"人生七十古来稀\",

  “生年不满百\",何必\"长怀千岁忧\"呢。下联插入二句写

  景语,情深语缓,便文气曲折。最后以及时行乐作结,点明

  写诗主旨。

  “穿花\"二句,最为读者所欣赏,有的说写出了\"闲

  适\"之情;有的说:“深深\"字若无\"穿\"字,\"款款\"字

  若无\"点\"字,无以见其精微如此,读起来觉得浑然一体。

  唐末诸子为之,便当入\"鱼跃练江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

  体矣。”(《石林诗话》)这些议论都很中肯,但如从全诗

  来看,诗的意义似不止于此。由于这二句紧承\"人生七十古

  来稀\",诗人对这个自然法则是彻悟的,认为人生贵在适性

  情,以常见的事物而论亦是如此:蛱蝶何以穿花,穿花又何

  以时隐时现?蜻蜓何为点水,点水又为何乍高乍低,欲下又

  怯呢?这都不过是自适其性,自得其乐。初非有意\"深深\"

  “款款\"。物理如此,人性亦然。为物喜的,他性情认为该

  喜,喜是快乐;为物悲的,他性情认为该悲,故悲也是快

  乐。阮籍死了亲人,一时吃肉饮酒,一时一哭呕血数斗;庄

  周死了老婆鼓盆而歌。各随其性。而这适性随情的物理人

  情,却借\"蛱蝶\"穿花,蜻蜒\"点水\"形象地表现出来,缘

  情体物,天然工巧,所以大家都认为好。

  酒债一联道出人生常见的现象,一经诗人点出,人们如

  冷水浇背,猛然一惊,似乎才认识了真理。所谓人人意中所

  有,口中所无;能发人之所未能发,这就是诗人之所以为诗

  人的地方。

  秋千

  僧惠洪

  画架双裁翠络偏,佳人春戏小楼前。①

  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②

  花板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③

  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降仙。④

  【注释】

  ①画架:画有彩画的秋千架。裁:裁制。翠

  络:绿色的绳子。佳人:指玩秋千的女子。这两句说,画有彩

  画的秋千架上,两条绿绳悬挂着;春日里一个美人儿在楼前玩着秋

  千.②血色:深红色。断送:推送。玉容:指如玉般的

  女子。这两句说,一推一送,这如玉般的女子,那红裙飘舞,有时

  随她拖到地面,有时又随她飞上天空。③花板:秋千架上画有彩

  画的踏板。这两句说,秋千架上的踏板,被红杏雨沾湿了;彩绳斜挂

  在薄雾烟中的绿杨树上。④从容:不慌不忙镇静自如。蟾

  (chán潺)宫:月宫。谪降仙:被贬谪下凡的仙女。这两句

  说,少女打完秋千走下架来,从容自如地站在空地上;我怀疑她是从

  月宫里被贬谪下来的仙女。

  【解说】

  僧惠洪,宋人,生平事迹不详。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描写春日里,一个女子打

  秋千的姿态,并赞颂她的美貌。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

  女子出身于有钱人家,而不是普通百姓家里的人。

  旅怀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①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催两鬓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②烟景有谁争。

  【注释】

  ①蝴蝶梦:庄子常梦己身化为蝴蝶,醒后问他的老师

  这是什么缘故。他的老师说:他的前身是蝴蝶。

  ②五湖:一指\"太湖\",一指中国的五大湖:即洞庭

  湖、鄱阳湖、青草湖、洪泽湖、太湖。按五湖之说有九种,

  极不一致。此句应指五大湖。

  【解说】

  崔涂,字礼山、唐代光启年间进士。

  旅怀写客中的感想。客中的感想是什么呢?是\"想回乡

  又不忍回乡的矛盾心理,借以自嘲嘲人\"。因为要说对家乡

  思念之深,就不得不说客况之苦。客况之苦是什么?最苦的

  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无亲戚之情话,无乡情之温暖,而是象

  流水落花似的不关痛痒;不仅不关痛痒,而且还把春风送

  走,以喻人情冷淡,世风浇薄。因此\"美不美,乡中水;亲

  不亲,故乡人\",这是首联与颔联的伏脉,也是人之常情,

  做梦都想回家,只有梦中才能回家。蝶梦婆娑,回到了万里

  家园。乡梦而必用上蝴蝶这个典故,并非泛用,正借以形容

  回到故园以后,象蝴蝶飞南园一样,到处是一片芬芳,到处

  是鲜花嫩绿,故乡之美,故乡之乐,竟不知不觉地东闻闻、

  西嗅嗅,不禁足蹈手舞,象蝴蝶般优游自在,极力形容回乡

  之乐,乡梦之甜,为末联作伏脉。可是好梦不长,在乡梦正

  关情的时候,忽被惊醒。这一意思又是颔联上下句间的伏

  脉,因此下句突然说到梦醒。这样的好梦被惊破之后,欲寻好

  梦梦已难成,恍惚迷离之中,觉到刚才的美境只是一梦,才

  起视夜色,原来月色正是三更时,而一声声杜宇啼得正苦。

  也就是\"旅怀之苦。”其所以用杜宇,一则与蝴蝶为的对,都

  出于神话故事;一则切实景,更主要是切合诗的感情,子规

  啼血,声声催归,可是只是一梦,而梦也不能多做一会儿。

  这一联从梦中梦醒反映诗人对家乡的无限深情。颈联写既醒

  之后,冷簟孤月,更加乡情萦怀,旅思愁苦,不但自己不能

  回乡,而且故乡的音讯也少了,动辄要一年才能收到一封信

  (此句句法应在\"书\"字后略顿,句意才易明白),家乡情

  景如何一概茫然,叫人怎得不愁,俗语说\"家书抵万金\",

  对此怎能不忆梦中之乡情而更添旅怀的苦况。并且在客中发

  月旅怀宦况的催逼下,白发更多了,更感到衰老了,暗藏回

  乡的必要。但又没想到真的要回去,因此,末联从反面作

  结:这些苦恼都是你自己不辞官回乡,怪得谁人呢?只要决

  心回家,那就什么都好了,\"算计只有归来是\",象范蠡扁

  舟泛五湖那样,湖中的清风,湖山的明月,湖空的烟霞任你

  受用,有谁来同你争呢?可是\"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

  见一人。”诗人既嘲笑自己的矛盾,也嘲笑那些口头退休

  派。

  这首诗首联描述客中人情冷淡,引出颔联思归情切,以致

  于梦境迷离,再以音讯隔绝来进一步深化思归之情。尾联出

  人意外地从反面以自己不归来点明主题。因而正反开阖,伏

  脉潜通,饶有情趣。

  但东坡老人评\"蝴蝶梦中……\"二句为寒乞,为浅露,为

  一览便尽。(《渔隐》、《玉屑》均有此说)。但我们从上

  面的分析,认为这两句诗用典贴切,偶对工稳,也给读者有

  想象的余地;而且在结构上使人从梦中,梦醒的形象中使各

  联诗句更能显出精神。大抵只从诗句的局部看,或把诗句从

  整体中孤立起来看,只看\"梦中家万里\",\"枝上月三更\"而

  把\"蝴蝶\"、\"杜鹃\"认为是常套,忽略这两个典故在这两句中创造的深刻意境,结论当自不同。”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绿树听啼夬鸟,更那堪杜鹃声住,鹧鸪

  声切\"。前一联固含蓄,但其含义直到现在还无定论。后一

  例也用了杜鹃,也是比喻,与\"杜鹃枝上\"句不同的是\"杜

  鹃声住\",取象于家国,寄托的意义大;\"杜鹃枝上\"取象

  于旅怀之苦,寄托的意义小,但这是指思想性说的,就艺术

  性而言,这两例都是\"心之所思,情之所感,寓言假物,譬

  喻拟象\"的。(引自《诗词例话》19页)再者:“血脉欲其

  贯穿,其失也露\"(《白石诗说》),此诗以跳脱之法遥接一

  句,脉络不露。管见如此,特录苏评以飨读者。

  黄鹤楼①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②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③

  晴川历历汉阳树,④芳草萋萋鹦鹉洲。⑤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⑥

  【注释】

  ①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省武昌蛇山黄鹤矶上。楼

  之得名,传说不一。一说是古代仙人子安曾骑黄鹤经过这里而得名;

  一说是三国费文祎得道成仙,在这楼乘鹤登天,故名。最近报载已经

  重修,面积比旧址扩大。②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这两句说,

  从前的仙人,已经骑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黄鹤楼。③悠悠

  :飘荡、自由自在的样子。这两句说,黄鹤一飞去就不回来了。但

  是天空中的白云,千百年来仍是那样自由自在地飘荡着。④历历

  :清晰分明的样子。汉阳:在武昌西面。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这句说,登楼远眺,遍布在汉阳晴川上的树木。清晰在望。⑤萋萋

  (qá妻):草长得很茂密的样子。鹦鹉洲:唐时在武昌西南长

  江中,后渐被江水冲没。这句说,鹦鹉洲上的青草长得茂密可爱。

  ⑥乡关:故乡。这两句说,在暮色苍茫中,怎样遥望也看不到故乡

  在哪里,面对着大江上的浩渺烟波,不禁撩起我无限的乡愁。

  【解说】

  崔颢,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他早期的诗流于浮艳轻薄,后来游览山川,又经历了边塞生活,诗风大变,不但没有伤感情绪,而且显得激昂豪迈。著有《崔颢集》。

  这是一首凭吊古迹、怀念乡土的抒情诗。诗中

  从黄鹤楼的神话传说和来历写起,接着写登楼所见景物。远

  处汉阳的树木茂密成荫,历历在目;近处鹦鹉洲芳革如茵,

  翠绿可爱。面对这美好的景色,特别是江上的烟波,苍茫的

  暮色,很自然地使人产生怀念乡土的情怀。全诗信手写来,

  如流水行云,气韵高浑,格调优美,读后有一种浑然天成的

  美感。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此外复何求。

  【解说】

  名为\"江村\",实际是咏\"江村的夏天\"。诗的构思独

  特,以表面的满足衬托内心的不满足。再以\"幽\"字为线

  索,即形象地刻画这个\"幽\"字来体现对生活表面的满足。

  在提出幽字之前,先点明江村的环境,清江一曲,因其曲故

  能抱村流,以这样的美境来作铺垫,以突出\"幽\"字。颔联

  梁燕来去,水鸥相亲,则物我无猜,物得其所。颈联,画纸为

  局、敲针作钩,则老幼适情,人得其所:物与人都得其所

  安,配合一曲清江,其境之幽可知。但在这幽静和穆的江

  村里,诗人怎样呢?病榻支离,虽有可以静修之地,但流寓

  巫夔,既老又病且贫,连药物尚不易得到,而外面干戈扰

  攘,欲归不能,诗人的内心焦急忧愤,是颇不平静的。但诗

  里则在一片平静之中,从此可以想见一位老人一切都心灰意

  懒,只希望能得到治病的药物,可是连这起码的要求也难满

  足的心情。这种\"背面傅粉\"的写法,过去诗评家说,以

  “乐境写哀,以哀境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首诗就用的

  这种手法。

  这就是封建社会给一位伟大诗人安排的生活!

  答李儋①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②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③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④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⑤

  【注释】

  ①李儋(dān担):字元锡,唐朝的宗室(一说李

  儋、元锡是两人)作者和他有交往。这诗是作者任苏州刺史时写的。

  ②君:指李儋。这两句说,去年花开与你分别到今天花开,已经一

  年了。③茫茫:作渺茫解。黯黯(àn暗):暗淡阴沉的意

  思。这两句说,世事渺茫,宦海浮沉,令人难以自料;所以虽在春天

  也是愁绪万千,只好独去睡眠消遣。④田里:这里指故乡。思

  田里,即想退职回乡。邑:指自己作官管辖的地区。流亡:

  指因生活无着而逃往外地谋生的人。这两句说,我身体多病,想早日

  退职回乡;自己治下的地方有百姓流离失所,使我感到愧领俸钱。

  ⑤问讯:探望。西楼:即当时苏州的观风楼。这两句说,听说

  你要来探望我,我很高兴,常到西楼盼望,但月亮已经圆了好几回,

  还没有见你到来。

  【解说】

  这是为了回答友人而写的诗。诗的主要内容是

  说,分别一年以后,个人有很多感慨和想法,一方面深感茫

  茫世事,吉凶难料,所以虽在春天也是愁绪满怀,只好独自

  睡去;另一方面想到有病在身而又思归不得,自己管辖下的

  百姓不安定,更是自责不已。由于诗人有这许多心事,很想

  跟老朋友见面谈一谈,可是又多次盼不来,致使心里的苦恼

  始终得不到解除。诗的字里行间浸透着朋友间的真挚情谊。

  积雨辋川庄作①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②炊黍饷东菑③。

  漠漠④水田飞白鹭,阴阴⑤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⑥,松下清斋折露葵⑦。

  野老与人争席⑧罢,海鸥⑨何事更相疑?

  【注释】

  ①辋川庄:王维的别墅,风景绝佳。

  ②藜:菜名,常藜藿同用。

  ③菑(zī):古称熟地曰菑。

  ④漠漠:田水泛起的水光。

  ⑤阴阴:通荫,浓绿滃蔚的样子。

  ⑥槿:木槿花,朝开暮落,可食。

  ⑦葵:菜名,与藜、藿同一用法。

  ⑧争席:争座次。语出《列子》,大意是一个人到国

  外去,途中人们对他很尊重,皆相避席;等到这人回来时,

  却同他争席了。”争席罢\"即\"不争席\"的意思。

  ⑨海鸥:列子:海上之人,每旦从鸥鸟游,鸟之至者

  百,住而不止。其父欲其取之来,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

  下。

  【解说】

  东坡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

  中有诗。”这篇诗是享有这种赞誉的诗篇之一。秦太虚云:

  “余为汝南学官时得疾卧直舍,高符仲携辋川图视予曰:

  \'阅此可以愈疾\',……数日疾良愈。”古人之评论如此推

  崇,试为疏之如次。

  全诗的主旨在对\"忘机\"(字面上没有出现这两个字)

  的赞扬,设有尘世杂念,所以乡里质朴,质朴则心地清静,

  适性怡情。因积雨而烟火迟,虽迟而饷东菑,耕作的人并无

  抱怨之情。水田波光晃荡,白鹭自飞,茂密浓阴的树丛中黄

  鹂自啭,禽鸟各随其性,了无猜疑,而诗人只把玩朝槿、露

  葵,无害物之心,更勿庸尔虞我诈,宛然又是一个桃花源。

  古人的现实社会也许没有这么好,但\"心远地自偏\",虽

  “结庐在人境\",却可以\"而无车马喧。”然而关键在于

  “忘机\",故诗最后:野老已不与人争席了,罢了争名夺利

  之心,陶然忘机,海鸥还有什么要相疑的呢?

  这首诗的好处也全在整篇有一种宁静朴素的气韵。但古

  人对\"漠漠水田\"二句却有许多意见:一说\"水田飞白鹭,

  夏木啭黄鹂\"为李嘉祐诗。因此王维这两句是窃取李的诗

  句。一说王、李时间相距很远,不能说王生前偷在他死了以

  后才出现的李诗。一说此二句诗两人的诗集皆有,以全篇考

  之,当归摩诘(没有详言其理)。这是争\"版权\"问题,无

  关艺术评价。至于对这两句作艺术评价的则认为:“诗下双

  字极难,须是七言、五言之间,除去五字三字外,精神兴致

  全见两言方为工妙。”因此唐人记\"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

  鹂\"只是咏景耳,人皆可到之,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

  “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祐点化以自见其妙。这是说,

  就算\"水田白鹭\"二句是李嘉祐的,也不算是偷他的诗。因

  为一经王的点化就点铁成金,不能再从铁的角度来争谁是主

  人。并且进一步说,这种妙处\"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

  之,精采数倍。”这是评论优劣兼争\"版权\"。我们不便以

  五言与七言来作比。但此二句有\"漠漠、阴阴\"二双字能见

  两句诗的精神兴致,则是评得正确的。

  夏日

  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①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②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③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④

  【注释】

  ①风日清:风和日朗。檐牙:即屋檐,因屋檐

  突出形如牙齿,故名檐牙。这两句说,夏天的江村风和日暖,分外清

  幽;屋檐上的小燕雀,羽翼已经丰满了。②蝶衣:蝴蝶的翅膀。

  这两句说,中午时候,蝴蝶在花枝间飞舞,采晒花粉;天晴后的屋

  角,蜘蛛正忙碌着抽丝结网。③落落:稀疏貌。邀:邀请。

  嘈嘈:杂乱的声音。纳:容纳,听到。这两句说,稀疏的竹

  帘,把明亮的月色邀进屋里;倚枕假寐,耳边可以听到小溪的流水

  声。④直:一直。樵(qiáo乔)渔:打柴人、打渔人。作者

  因党派斗争两次被贬,故末联有吐露内心哀伤的意思。这两句说,我

  的两鬓很久以来就白如霜雪了,自顾年纪已经老了,不如做个樵夫或

  渔翁,混过这一生算了。

  【解说】

  张耒,淮阴(今江苏省淮阴县)人。他是苏轼的学生,和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共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格明白易晓,淳朴自然,不事雕琢,有不秒作品能反映人民的疾苦。著有《柯山集》。

  这是一首写夏天景色的诗。起首用\"长夏\"点

  明题意,以下的内容从这两字生发出来。接着用\"风日

  清\"、\"燕雀\"有雏、\"蝶衣晒粉\"、\"蛛网添丝\"等景物

  构成一幅\"长夏江村\"所独有的画面。五、六两句写夏天晚

  上的景色,末两句是诗人的抒怀。据说作者因党派斗争,曾

  两次落职,所以有末后一句的感叹。全诗用笔自然,景色动

  人,诗意含蓄。

  表兄话旧

  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由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①青。

  【解说】

  窦叔向,字遗植,唐代扶风人,以五子俱有文名为世人

  所称道。

  此诗写会少离多,不胜今昔之感,妙在如话家常,亲切

  感人。重要的几联扣紧话旧二字突出。叙旧饮酒于夜合花

  下,不觉就醉了,直到夜深微雨凉生,才醒过来,暗含叙旧

  之事。虽是旧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但亦不禁感慨系之。

  亲友远隔,山长水远,虽说对对方的来信很重视,但亦无法

  回信,而且也不忍回信,因旧事都叫人悲伤,不忍听下去。

  此句虚写更见精神。下二句写实,以前还是小娃娃的现在是

  成人了,过去的亲友多半死去了。所谓\"访旧半为鬼,惊呼热

  中肠\"。此四句写话旧之情,旧事已如此,而明朝又要分别

  了,则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所以见河桥酒旗这个话别之

  地而发愁。末联宕开一笔,写今后更见深刻。

  【注释】

  ①酒幔:酒旗,卖洒人家的标志。

  东湖新竹

  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①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②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影离离。③

  归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④

  【注释】

  ①棘:荆棘。谨:细心。篱:篱笆。养

  成:培养成长。涟漪(yī衣):水的微小波纹。这两句说,初

  种竹时,用荆棘编成篱笆细心地保护它;新竹成长后,茂密的竹叶与

  碧波掩映成趣。②午:中午。这两句说,竹林成荫,清风掠地时,

  这里好象凉秋先到了;在炎炎赤日下,这里不知中午的到来。③箨

  (tuò唾):俗名\"竹壳\"。簌簌(sù速):象声词,竹壳脱落

  声。梢:竹梢。离离:茂盛的样子。这两句说,笋壳脱下来

  的时候,听到细碎的声音;等到竹梢开叶,那浓密的竹影便映在地面

  上。④归闲:回家空闲时候。频:经常。簟(diàn电)

  :竹席。教(jiāo郊):使。这两句说,归来闲暇的时候,我

  想常到这里走一走,但是还需随身携带枕头席子,才能随处歇息。

  【解说】

  陆游,南宋的著名诗人,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县)人。陆游是一位多产作家,现存诗九千三百多首。内容非常丰富,有抒发内心的强烈爱国感情,有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有反映人民的痛苦和愿望,有赞颂祖国河山的壮丽。曾有人说\"忠愤\"二字是陆游诗集里的核心和主脑。当然,他也有流连光景的闲适作品,但这是次要的。他的诗,风格豪迈,气象清新,语言精练;词也很有名。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这是一首写新竹的诗。作者即赋予竹的特征,

  又写得极其新颖别致。前面的六句,句句写竹,而且都是从

  不同的角度来写。作者把竹写得那么细致入微,又那么栩栩

  如生,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作者平日对事物进行过仔细的观

  察,另一方面也和诗人成熟的艺术修养有密切的关系。诗的

  末后两句通过诗人对竹的赞美,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这

  样写也是独具匠心的。

点击下载App,搜索"楚辞、千家诗、人间词话、诗品",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