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海塘
加入书架 A- A+

  請將浙江西塘柴埽工程奏復一年固限

  舒化民

  浙江海塘之設。原以保衛民生。溯自秦漢以來。錢塘置縣。已有塘名。唐宋元明。屢加修築。至國朝建築石塘。意美法良。遂超千古。復慮石塘年久難恃。復加築柴埽坦水。保護塘基。增十餘萬金。以為柴坦歲修之費。誠\以海塘為浙省枕嘉湖。及蘇省蘇松常鎮七郡保障。前人度地勢者。以海甯長安鎮與吳江縣塔尖相等。稍有決裂。不必七郡為魚。而鹹水灌入田疇。則數年不能耕種。是以前此仰沐皇仁。不惜帑金。大加修築。恭閱海塘各志。伏讀高宗純皇帝上諭。業業諄諄。屢煩聖慮。又奉翠華臨幸。指示機宜。兩省臣民。至今沐浴恩膏。淪肌浹髓。自乾隆至嘉慶五六十年間。並無潰決。良由不惜小費。是以克成大功也。迨道光初年。海波恬靜。堤埽完整。章家菴潮神廟一帶。猶有漲沙二三百丈之寬。而無識工員。有心見好。不顧將來變遷。遂建言請加一年保固。緣時大府誤信其言。奏加固限。不數年間。東塘決口。西塘繼之。而建言之員。終以不勝任罷去。西塘自道光十二年至十五年。屢屢修。糜費帑金將二百萬。又派各州縣賠攤一二百萬。計自改例以後。不及十年。所省不及百萬。而所費已四百餘萬。道光二十三年。又有七堡決口之事。則所得不償所失也。較然可矣。竊以情勢有今昔之殊。惟主其常乃可以持久。

  利害有大小之異。惟圖其大。乃可以無虞。請一一陳之。蓋海潮忽大忽小。自古無定。從前舊事。無庸贅陳。如自道光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海潮不過暗漲。並無潮頭。彼柴埽各工。無論保固兩年。即不修理。亦無大礙。道光二十三年。七堡口。係由山水驟發。不關海潮。至二十六年夏秋間潮起。以至二十七年潮頭更大。至二十八年潮頭愈猛。較二十六年不啻十倍。又二十六七兩年。止是秋汛大潮。二十八年則春夏冬三季。亦如秋汛。甚有更大於秋汛者。良由東塘中沙愈高。橫加梗阻。西塘南沙愈漲愈寬。潮勢盡擊北塘。又加潮水較前猛烈。此時柴埽各工即使保固半年。尚屬難支。此今昔情形之大殊者也。查從前初定柴埽保固。不過三閱月。厥後即傍河工三汛之例。定以一年論。潮水極小。工無賠累例價有餘雖兩年固限不為長。潮水極大工多賠累。例價不足。雖三月固限不為短。朝廷立法。不能視潮水大小而暮四朝三。所以酌乎其中。定為一年。以羡補不足。最得其平。今加至兩年。則專以無潮之年而概諸潮大之歲。立法偏枯。非長久無弊之計也。竊思固限加長。原為帑金有數起見。某雖至愚極陋。豈不知經費維艱。應求撙節。然而節費有大小之異。而利害即與之相因。從前加限之後。反糜帑金數百萬。固已著有明。因不揣冒昧。謹將西塘情形縷上陳。伏祈俯察。近日海塘實潮大限長。工難久恃。所有將來西塘柴埽盤頭工程。詳請奏復一年固限。永為定例。俾可歷久遵循。免致險工出。補救不及。庶工員無賠累之苦。則石塘小之患。不惜小費。正所以省大費也。是否芻蕘可採。伏乞核議施行。則陰功與海水俱長。偉烈共隄防永固矣。

  修防

......

购买会员看全站小说,或者下载APP免费观看所有作品 点击立即下载,搜索"皇朝经世文续编2",免费读到尾
点击下载App,搜索"皇朝经世文续编2",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