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加入书架 A- A+

  醫學諸論

  論大醫習業第一

  凡欲為大醫,必須諳《素問》、《甲乙》、《黃帝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脈、三部九候、五臟六腑、表裹孔穴、《本草》、《藥對》,張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東陽、張苗、斬邵等諸部經方。又須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并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若不爾者,如無目夜遊,動致顛殞。次須熟讀此方,尋思妙理,留意鑽研,始可與言於醫道者矣。又須涉獵群書,何者?若不讀五經,不知有仁義之道;不讀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讀諸子,睹事則不能默而識之;不讀《內經》,則不知有慈悲喜捨之德;不讀《莊》、《老》,不能任真體運\,則吉凶拘忌,觸塗而生。至於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須探賾。若能具而學之,則於醫道無所滯礙,而盡善盡美者矣。

  論大醫精誠\第二

  張湛曰:夫經方之難精,由來尚矣。今病有內同而外異,亦有內異而外同,故五臟六腑之盈虛,血脈榮衛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診\候以審之。而寸口關尺有浮沉弦緊之亂,俞穴流注有高下淺\深之差,肌膚筋骨有厚薄剛柔之異,唯用心精微者,始可與言於玆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於至粗至淺\之思,豈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虛而損之,通而徹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熱而溫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見其死矣。故醫方卜筮,藝能之難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

......

购买会员看全站小说,或者下载APP免费观看所有作品 点击立即下载,搜索"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免费读到尾
点击下载App,搜索"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