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加入书架 A- A+

  禫說

  柴紹炳

  禮有祥禫之分。自漢以來。學者解說不同。鄭元以禫在二十七月。王肅以禫在二十五月。為鄭學者。援儀禮云。中月而禫。中月者。閒一月也。故二十五月大祥。閒一月則二十七月矣。為王學者曰。中月者。禫在月中。引禮云。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又檀弓云。祥而縞。是月禫。徙月樂。是也。唐杜佑折中兩家之義。以為君子教孝。禮甯從厚。以禫服二十七月終而吉徙月樂。於義為得矣。然其說猶未悉也。夫大祥之為再期。時則二十五月。疇人所知。若禫則有服與祭之別焉。禫服者。於大祥除喪之後。猶有餘哀。故服介凶吉之間。檀弓所謂祥而縞。是月禫。間傳所謂又期而大祥。素縞麻衣。是也。是月禫者。謂大祥之後。則服禫服。禫服者。素縞麻衣是也。禫祭者服終而釋吉。卜日以祭。案唐韻釋曰。禫者除服祭也。鄭元曰。禫者澹澹然平安之意。此指禫祭。非言服也。即儀禮所謂中月而禫。間傳所云。禫而?無所不佩。是也。既祭而釋吉。故禫服曰。是月禫。祭曰中月。由此言之。再期而大祥。復間一月而禫。要以二十七月為斷矣。案會典載品官喪禮。本性理家禮之說曰。期而小祥。設次陳練服。再期而大祥。設次陳禫服。大祥後中月而禫。卜日祭而釋吉焉。石梁王氏曰。二十七月禫祭。徙月則樂矣。徙月者。二十八月。其禫祭不言設次陳服者。小祥則易練服。大祥即易禫服。禫祭即易吉服。此正合於禫而?無不佩之義。然禫祭在二十七月。卜吉則行。不限於何旬也。卜日而祭。祭則釋吉矣。所以知禫而釋吉不踰二十七月者。古者不獨三年之喪有禫。為母妻服期者亦有之。故雜記曰。十一月而練。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家禮亦云伯叔無禫。十三月而除。母妻有禫。十五月而畢。夫十三月而除者。期喪也。故當不踰是月。知期之不踰十三月。則禫之不踰十五月也審矣。知期之禫不踰十五月。則大喪之禫不踰二十七月也又審矣。或曰禮禫除。斷以二十七月。乃今律制。官吏服闋。必滿二十七月。計日而除。何與。律禮相為表裏。然法主畫一。故仕進者甯使日月匝而後闋。以杜浮競爾。若以禮禫除。固已許之矣。何則。品官喪禮。載於會典。與律例並行。皆令甲之書也。誰謂非至邪。昔子路笑朝祥而暮歌者。夫子曰。爾責於人終無已夫。朱元晦亦曰。禫說當從王肅。於禮為合。夫聖賢豈居於薄哉。禮貴得中。不必過求。今欲執法家之議。而於鄭氏間月之禫。復有餘訾。恐未為平論也已。

  禫月考

  邱維屏

......

购买会员看全站小说,或者下载APP免费观看所有作品 点击立即下载,搜索"皇朝经世文编2",免费读到尾
点击下载App,搜索"皇朝经世文编2",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