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加入书架 A- A+

  請定繼嗣條規疏乾隆三十八年

  江西按察使胡季堂

  竊惟立繼承祧。原為慎重嗣續。非為親族分財產計也。江西訟詞繁多。控爭繼嗣者。尤為不少。臣每于案牘中。心披閱。無論大家世族。田野細民。凡無子之人。薄有貲產。族黨即舉起紛爭。不奪不饜。或稱應繼。或稱愛繼。或稱繼者本非無子之人所喜悅。執定應繼次序。必欲勒令承繼。或應繼者。本無不得于所後之親。而別房以愛繼之說。鑽謀\慫恿。必欲另為擇繼。或子屬夭亡。並未成婚。亦為議繼。或子已成立身故。不為其子立繼。反為其父立繼。又或既為其子立繼。又為其父立繼。或大宗無子。並無家產。小宗止有一子。即稱獨子不出繼。忍絕大宗。或有家產。即非大宗。又稱現在雖止一子。將來尚能生子。不妨先行出繼。並有大宗無子之人。偏愛遠房之姪。不立周親。致其祖父本有親子親孫。轉令遠支承其禋祀。訐告糾紛。殊為人心風俗之害。伏查例載無子者。許令同宗昭穆相當之姪承繼。先准同父周親。次及大功小功緦麻。如無。方許擇立遠房及同姓為嗣。又云繼子不得于所後之親。聽其告官別立。其或擇立賢能。及所親愛者。于昭穆倫序不失。不許宗族指以次序告理。並官司受理各等語。是可知應繼之人。果為所後之親喜悅。自無另立愛繼。如不得于所後之親。例得告官別立。則應繼者。即當歸宗。若尚未定嗣。無子者素與應繼之人。不相和睦。或曾訐訟有案。是既非喜悅。即難以強其立繼。在繼後不得于親。尚得告官別立。今未繼時。已非情願。若復拘定應繼之說。議令承繼。則繼後尚能保其相安無事耶。至例稱無子者。係指已經成立。娶有妻室者而言。

  若夭亡。或未婚。則是尚未成人。自應為其父議繼。若有子成立。已死。或子死而其婦孀守。自應為無子之人立繼。不必再為其父立繼。再一子不許出繼。前乾隆四年奉部議覆。如止有一子。雖係期功近親。分應得子之人。亦不得以獨子過房為嗣。申飭在案。又輯註云。應繼之房。止有一子。當出繼不當出繼。須依大宗小宗法議之。小宗可絕。大宗不可絕等語。是大宗無子。小宗雖止一子。自應將小宗之子。承繼大宗。其小宗另行議繼。若非大宗。則凡止有一子者。難期功近親。分應得子之人。一?不許出繼。例意昭然。自可察觀戶見。無如地方有司。因見例內有應繼愛繼兩條。調停中立。每斷應繼與愛繼?存。并有為未經成立之人議繼者。有不為無子之人立繼。而為其父立繼者。有既為其子立斷。又為其父立繼者。有誤會一子不許出繼。致絕大宗者。有大宗無子。尚有小宗可以立繼。而別立遠房承嗣者。以致訟師蠹吏。播弄把持。迨至上控督撫司道。酌核定斷。而其人所有資財。早已消歸烏有。為無子而繼子。而興訟。卒至鰥夫嫠婦。產盡家傾。雖繼子而仍同無子。情實可憫。臣請嗣後凡無子者。慎立後嗣一人。照依同宗昭穆次序承繼。繼後不得于所後之親。聽其告官別立。前繼之子。即令歸宗。若同父周親之姪。或素有嫌隙。或訐訟有案。應不准其立繼。即在大功服屬內承繼。大功小功。加有訟嫌。亦即遞降議立。其夭亡未婚者。或已娶而故。其婦未能孀守者。均毋庸立繼。仍為其父議繼。若有子已婚而子亡。其婦人能孀守者。應為其子立繼。不得再為其父立繼。至大宗無子。自應在同父周親小宗內立繼。即小宗止有一子。仍繼大宗。其小宗另行立繼。如非大宗。凡係獨子。雖期功近親。一?不許出繼。如此明立科條分別定斷。庶絕覬覦之端。永免紛更之擾。訟端息而風俗較厚矣。

  與嚴姓親族書

......

购买会员看全站小说,或者下载APP免费观看所有作品 点击立即下载,搜索"皇朝经世文编2",免费读到尾
点击下载App,搜索"皇朝经世文编2",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