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加入书架 A- A+

  宗法論一

  紀大奎

  或問宗之為義。一而已矣。宗子之外。又有四宗可乎。曰宗者所以重其祭祀也。始祖一而已矣。故宗止於一。高祖以下之親四。故宗必有四。班固曰。宗其為高祖後者。為高祖宗。宗其為曾祖後者。為曾祖宗。宗其為祖後者為祖宗。宗其為父後者為父宗。此四宗之說也。無可疑者也。曰前輩之辨小宗也。謂大宗以始祖為宗。小宗以高祖為宗。族人雖各有曾祖祖禰之親。然視之高祖。彼皆支子也。不為宗得為宗者。高祖所傳之適而已。禮經所稱繼禰繼高祖者。據其初言則為繼禰。自其終言則為繼高。由是言之。宗不得有四也。曰是說也。吾嘗求之矣。其法必俟高祖既祧。然後高祖諸子。又各為高祖。而其宗始分。然高祖未祧以前。支子之為曾祖祖禰。與凡適子庶子之為祖若禰者。既皆不得食。而高祖當祧之時。或支子之元孫已歿。元孫之子必以祧主之孫為高祖。則此祖之禰未有主而已。當祧遂終不得食。而繼禰之義於是乎窮矣。古者必有宗而後有祭。無宗是無其祭也。故曰四宗之說無可疑者也。曰禮何以不言四宗也。曰言之矣。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始祖享百世之祭者也。故不遷。始祖以下。凡非殤與無後者。皆得以各享其四世之祭。故歷五世而後遷。五世以前子孫。未有不得祭其祖考者也。是故有四世之適。有三世之適。有再世之適。有一世之適。一言而四宗備焉矣。若必俟高祖之祧。而後高祖之支子。始得以僅享其元孫一代之祭。則凡族之適子適孫適曾孫。終身不得以祭其曾祖祖禰。而無所為三世再世一世之適。其於五世則遷之義。不亦悖乎。且儀禮亦言之矣。為人後者為其父母報。傳曰降其小宗也。女子子適人者。為昆弟之為父後者。傳曰小宗故服期也。夫父宗之得為小宗。則不得祖之祧而後宗之可知也。祖祧而後宗之。子不得為父宗矣。期服傳曰。世父叔父何以期也。與尊者一體也。又曰。有東宮。有西宮。有北宮。有南宮。異居而同財。有餘則歸之宗。不足則資之宗。此所謂宗即世父也。喪服之有世父母叔父母。統凡為世父叔父者言之。不謂之專言始祖高祖之宗也。故凡昆弟有一體之義。莫不各以其適為宗。而昆弟之子。尊之曰世父。以其父宗之故曰世父也。則不待曾祖高祖之祧而後宗之又可知也。曾祖高祖祧而後宗之。弟不得宗其昆矣。昆弟之子。不得宗其世父矣。故四宗之說。天理人情之至也。無可疑者也。

  宗法論二

  紀大奎

......

购买会员看全站小说,或者下载APP免费观看所有作品 点击立即下载,搜索"皇朝经世文编2",免费读到尾
点击下载App,搜索"皇朝经世文编2",免费读到尾